【第861章】 香餌釣金鼇[第2頁/共4頁]

顛末劉焉、劉璋父子兩代的盤據統治,益州已經徹頭徹尾地成為獨立於大漢以外的獨立王國,獨一完善的便是冇有正式改元建國,即位稱帝。曾經僭越朝廷禮法之舉,現在已成為端方,上行下效,已是常態化,益州僚屬早已見怪不怪,習覺得常了。久而久之,在益州文武官員內心不知不覺中構成了“據益州而小天下”的優勝感,身居天府之國,將天下彆的州郡看作是烽火紛飛、生靈塗炭的窮鄉僻壤,不屑一顧。

起首商討的便是州內事件,賦稅賦稅、水患蟲患和南蠻為禍南疆等事件。這些都是鬚生常談,幾近每天都要提一遍,這叫居安思危,時候保持警戒,加強上位者的憂患認識。而這,也是前任州牧劉焉定下的端方,其目標便是警省本身和後代子孫,時候不忘昂揚圖強,有朝一日終能成績霸業。

晨霧滿盈,氤氳環繞。

——————翻開背景,言歸正傳。

而後,張鬆恭聲道:“時下,張魯兵敗退回漢中,扼守陽平關,而西涼軍則是雄師壓境,陳兵關前。此時,漢中張魯已是危在朝夕,一旦西涼軍攻破陽平關,漢中郡再無險關可守,必被西涼鐵騎踏平漢中九縣。是以,張魯遣使前來向主公求援,懇請主公出兵馳援漢中,與他聯手共抗李賊、、、哦不,共抗李利雄師。”(李賊之名在益州是不答應叫的,頂多直呼其名,或是大將軍,劉璋明令麾下一眾僚屬不得稱李利為李賊,不然嚴懲不貸。從這一點不丟臉出,劉璋和李利確切私交不錯,對李利派人護送他返回益州即位州牧之事,一向心存感激。)

州牧府大堂上,議事有條不紊地停止著。

他是客歲李利遊曆中原之前派人護送返回益州的。回到成都不到一個月,其父劉焉便一命嗚呼。劉焉身後,益州無主。而最早跟從劉焉前來益州的劉瑁又英年早逝,是以劉璋是獨一的擔當人,益州牧之位非他莫屬。但是正在關頭時候。張魯生母盧氏橫插一杠子,鼓動益州僚屬擁立劉焉假子張徵(盧氏季子,張魯的四弟)繼位州牧,詭計篡奪益州劉氏基業。

除物阜民豐、人丁浩繁以外,益州最大的倚仗還是蜀道之險和長江通途。蜀道將益州隔絕於中原以外,長江通途將其盤據於西南一隅,如此便培養了益州得天獨厚的地理前提,完整能夠封疆鎖國,獨立於大漢以外,獨立成國,名曰“天府之國”。

這也難怪,時下益州官員中青年才俊不在少數,特彆不缺管理州郡的文士賢才。像擁立劉璋繼位有功的張鬆、張肅兄弟,主簿黃權,處置董和、董允父子。以及最早跟從劉焉的吳懿、嚴顏等老臣,另有夙來與他私交篤厚的龐羲等人;這些人都有管理郡縣之能。底子用不著他親力親為。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