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現在,固然議事已畢,但他們的心神卻仍舊逗留在正堂之上,方纔主公李利的一道將令仍然繚繞在耳畔,充滿在心頭。
“郡府兵分為五部,除平北將軍韃魯、李蒙帶領兩萬兵馬進駐朔州郡以外,餘下十六萬兵馬一分為四,每部四萬兵馬,彆離有滕霄、郭汜、樊勇和李暹統領。
鎮北將軍滕霄領兵四萬進駐幷州,鐵簫、郭猛為副將,駐守幷州,總領幷州防務和邊疆安然。
以上便是十五營主力戰營,陣容龐大,估計兵力四十二萬(除鷹眼細作外),實際上現有兵馬獨一一半,滿打滿算二十餘萬。空缺兵馬數量龐大,這就要求各營主將在兩年以內連續彌補兵馬,兩年後實現滿編滿員。
彆的,此次整軍以後,九大騎虎帳中隻要飛熊營統領桓飛、金猊衛統領李摯、龍驤營統領馬超和虎賁營統領典韋持續留任,其他五大戰騎營主將統領悉數調離,全都改換主將。新任五虎將、周瑜和張遼等七人各領一營人馬,與之相對的是,本來的七位主將統領全數調入郡府兵中擔負統領和副統領,即是直接離開主力戰營,淪為馳名無實的邊沿將領。
————————————————(未完待續。。)
與大多數文臣武將分歧,李玄、賈詡、李儒、郭嘉、魯肅和周瑜等寥寥幾人反倒顯得很輕鬆,因為壓在他們心頭好久的一塊大石終究要被搬開了。固然他們當中曉得啟事的人並未幾,真正參與此中的隻要一人,但這並無毛病他們從自家主公此番一係列的安排當中看出一些端倪,而這也是他們曾經多次向李利提出的首要建議。此前一向被李利擱置一旁不予理睬,此番倒是正式擺上桌麵,終究開端動手安插全域性了。
【感激:流天淚心龍書友月票支撐,多謝!】
傍晚時分,帥府議事結束。
飛燕輕騎營,主將統領張燕,晉升驍騎將軍,進爵都亭侯;副統領、遊擊將軍徐晃,中郎將王當、孫輕。
恰是因為這些遭到架空的將領極其詭異的舉止,才使得一眾同僚倍感壓抑,明顯滿思疑問,卻又不便說出口,唯恐言語恰當觸及這些得誌將領的敏感神經,繼而招致無妄之災,自找敗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