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知錯了,隨後必然多多服從叔父教誨!”袁熙滿臉漲紅地恭聲應道,還向曹操躬身一揖,禮數非常全麵。
固然曹操的氣力大不如前,說是日薄西山亦不為過;但現在盟軍處境堪憂,在各鎮諸侯當中袁紹能夠信賴的諸侯寥寥,關頭時候他還是情願與曹操一起商討大事。這或許是昔日的兄弟交誼闡揚了感化。亦或是袁紹以為曹操目前處境困頓,除了依托他袁紹以外彆無挑選,故而他還是比較信賴曹操的。
“顯奕所言,孟德意下如何?”袁紹語氣平和地輕聲問道。
隨即他對袁紹說道:“實在顯奕剛纔所言不無事理,調派蔣奇帶領一萬兵馬與孫策同往河東郡完整可行。畢竟河東郡兵馬戰力不強,待劉備所部五萬雄師分開以後,兵力就有些不敷;而孫策所部原有三萬兵馬,現在截留一半留在大營,如果再有蔣奇帶領一萬兵馬從旁幫手,如此河東郡定然萬無一失。不知本初兄意下如何?”
“本初兄息怒。”曹操麵帶笑意地勸說道:“飛雲渡失火倒是事發俄然,蔣奇將軍能在混亂當中保全我軍六成以上的糧草輜重,實屬不易。由此足見其人並非一無是處,隻是經曆另有些完善,稍稍磨練一番,亦不失為一員良將。現在飛雲渡大營已由淳於瓊將軍領受,蔣奇還是戴罪之身,與其讓他留在大營中無所事事,不如給他一次戴罪建功的機遇。本初兄啊,勝負乃兵家常事,我等尚且頻頻受挫,遑論蔣奇這等年青將領呢?”
“嗯,去吧,叮嚀你表兄蔣奇,讓他接收經驗,如有再犯,決不輕饒。爾等也去安息吧,我與孟德伶仃敘話。”揮手錶示世人退下,袁紹起家都在堂下與曹操並排落座。
——————
“稟父帥。兒臣感覺調派孫策率部前去河東郡似有不當。”這是明天袁熙參與議事以來第一次開口說話,並且乍一開口便是否定袁紹已經正式命令的決策。
隨即他恭聲道:“父親息怒。下午議事時並非孩兒不想說,而是擔憂孫策將軍曲解,不便當眾提出來。可此時隻要我等在此,天然不必忌諱,故而孩兒纔敢說出本身的設法。”
“啊!”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大吃一驚,韓當忿忿不平的怒聲道:“袁紹這廝好歹也是袁家相門以後,四世三公,行事竟然如此肮臟下作,實在是枉為盟主,令人寒心!”
“賢侄不必多禮。顯奕聰明過人,很有見地,實屬可貴。”曹操笑眯眯地扶起袁熙,笑聲欣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