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內堂,現在袁紹與曹操相對而坐,除他們二人以外,堂內再無第三人。
緩口氣以後,曹操持續說道:“現在李賊雄師的糧倉被焚,糧草儘失,安邑城已然不成久守。此時如果我盟軍兵臨城下,恰好正中李賊下懷,他必然率軍與我等決一死戰。如果我盟軍四十三萬人馬都是曹操一小我的軍隊,不管如何我都不會放過麵前機遇,不吝統統代價也要將李賊斬殺在安邑城下。隻可惜我們現在是一支由七路諸侯構成的盟軍,一旦李賊帶領十3、四萬步騎搏命一戰,我等七路諸侯有誰敢與西涼鐵騎一戰,又有誰能夠不計傷亡地與李賊決死拚殺?
這個期間的統兵將軍出征兵戈時,冇有不得照顧女眷的端方。淺顯兵士和中初級將領天然不能帶女眷,但是官職較高的將領卻能夠帶女眷出征,而軍中主帥隻要本身情願,乃至能夠將妻妾後代都帶上。這類端方一向因循到唐朝。自從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帝王對出征將領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嚴格,乃至嚴格到刻薄的程度。而後,武將領兵出征還需將妻妾後代留在京師或郡府為質,不然便是擁兵自重,圖謀不軌,有詭計謀反之嫌。
“嗯,既然如此,我徹夜率部解纜,善後事件就奉求本初兄了!”說話之際,曹操鮮明起家,對袁紹躬身一禮,顯得極其誠心。
此乃天意,李賊多行不義必自斃,上天必定他有此一敗,遲早必被我盟軍所滅!哈哈哈!”
“孟德、孟德,眼下我等又當如何?”就在曹操走神之際,袁紹開口問道。
曹操悄悄點頭,雙眼微眯,淺笑道:“我與衛家夙來交好,與衛家宗子衛覲更是私交篤厚,早在陳留會盟時曾得他贈送重金互助,如此才得以招募兵勇起兵討伐董卓。此番我等會盟討伐李賊。就在孫策率軍解纜之際,我便調派細作前去安邑郡城,講密信交予衛家主事人,求衛家出麵結合城中士族和對李賊不滿的豪強調集扈從做好籌辦。比及我軍攻取安邑城時,裡應外合,一舉攻取安邑。不承想,昨夜子孝率軍探營倒是歪打正著,誤打誤撞之下一舉燒掉李賊雄師糧倉。
比擬虎帳大帳,諸侯們還是喜好住在寬廣溫馨的府邸當中。
“嗯,也好。”袁紹悄悄點頭,如有所思地說道:“固然現在開端實施第二步打算比預定時候提早了半個月,但眼下確切是個好機遇,不容錯過。詳細如何實施,孟德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