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烽火徐州起陰風[第1頁/共4頁]

陶謙固然年逾古稀,但數十年武將生涯以及十餘載疆場交戰中淬鍊出來的血性還在,身材不好,但骨氣猶存。曹嵩之死,陶謙自發有錯,倒是出於一片美意,但願向曹操示好;不成想美意辦錯事,惹來如此大禍。彆的,他此前和曹操之間就有摩擦,兩人又忘我交,反倒是相互防備,分屬分歧陣營。

韓馥暮年是袁家弟子,與袁家來往甚密。幸得袁傀提攜才得以出任冀州牧。是以韓馥和袁紹之間淵源頗深。彆的,韓馥是純粹的文士墨客,生性怯懦膽小,通政務卻不懂兵事,冇有親身領兵打過仗,天然也冇有打過敗仗。以是。當他麵對袁紹和公孫瓚兩麵夾攻時,出於生性使然,天然會挑選將冀州送於袁紹,以求自保。

這已經是我們第二次出兵徐州了,此次如果還不能攻陷徐州,斬殺陶謙老賊,恐怕中原各路諸侯都會看我曹操的笑話。彆人臨時不說,冀州袁紹、揚州袁術二人必定會輕視於我,嘲笑我兗州將士無能,連陶謙如許一個行姑息木的老匹夫都對於不了,何故成大事!”

俄然,天空中響起一陣降落的悶雷,由遠及近而來,讓人聽了表情愁悶。

這時,站在曹操身後的曹洪,信心滿滿說道:“孟德不必憂愁,氣候竄改非人力所能及,多想無益。我等持續五天強攻郯城,徐州軍每天傷亡數千人之多,如此鏖戰下去,想必再有三天,陶謙老兒就對峙不住了,郯城不攻自破!”

“霹雷隆———”

郯城攻防戰持續五天以來,每天都是這類陰沉沉的氣候,彷彿預示著彼蒼對本身眼皮底下的這場戰事非常不悅,滿臉陰鷙之色。

亂世爭雄,弱肉強食,底子冇有任何事理可言,不會有人憐憫弱者,也不會有諸侯梟大誌存婦人之仁。

待曹洪說完話後,曹操扭頭看著身後眾將,咧嘴一笑,不覺得意地說道:“子廉此言有失公允,連番大戰下來,我軍和陶謙所部將士傷亡相若,乃至還比徐州軍多出數千人的傷亡。如此硬拚兵馬的戰事,偶爾為之尚可,耐久如此,我軍恐怕就要再次無功而返了。

如此以來,徐州攻防戰實在是一場拚耗損的血戰硬仗,兵馬賦稅軍器一樣都不能少。誰如果對峙不住了,那必定是要落敗。而陶謙畢竟是本土作戰,占有天時人和,固然天時也倒黴,卻終歸是有勝於無。如果兩軍平原對壘,那徐州之戰早就結束了,曹操占有徐州幾近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