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3頁/共4頁]

四天前的早晨,李利一行人連夜入住館驛,便調派扈從提早包下正個館驛。奈安在他們到來之前,西邊院落已經有人住出來了,傳聞其人還是官府中人,並且官秩還在六百石以上。不但如此,武陽驛站另有一條規定,那就是東院上房是專門為官秩在兩千石以上的益州大員籌辦的,其彆人即便有錢也不能入住。

這類特彆財產鏈的存在是極其畸形的。但是在封建帝王**的期間倒是遍及存在的常例。曆代帝王都有專屬於本身的龐大財產。其紅利所得的賦稅全數用於皇宮內院和皇族後輩的奢糜享用或華侈,而像李利如許將名下財產竄改成近似於後代國有資產的體例尚屬首例。

無可何如之下,提早趕到驛館的諸葛亮再次出示了之前通關時所用的益州中郎將吳懿的名刺。不承想,吳懿的名刺還挺管用,館驛掌櫃見到名刺後當即態度大變,不但食宿全免,還大獻殷勤,親身將諸葛亮帶到東院上房,並宣稱設席接待,為諸葛亮拂塵洗塵。

武陽驛站的大堂裡有一份雕鏤在牆壁上的明細,上麵明白寫著:“凡秩比兩千石以下的官員入住館驛,需交納一半的食宿用度;六百石及以下的官員需交納全數用度,餘下優先歡迎官員支屬或士族。”

統統收支益州的關隘都屯集側重兵,謹防死守,這些駐守關隘的將士大多是經曆過益州兩次內鬨的軍士,不管是兵器設備還是作戰才氣,均是可圈可點,可謂益州最精銳的軍隊。

至此,這位美娘子的身份也隨之浮出水麵,她就是吳懿的親mm吳莧,亦是原益州牧劉焉次子劉瑁的遺孀,現任益州牧劉璋的嫂子。

全部館驛隻要兩院上房,彆離是東院和西院,每個院落裡有四間正房和六間配房。除了獨一的兩處上房以外,餘下房間滿是大通鋪,留宿前提非常粗陋。幸虧館驛的食品相稱不錯,食材豐富,葷素搭配,並且非常甘旨,此中不乏珍羞好菜,而這也是館驛的一大特性,多少能夠彌補一些留宿方麵的不敷。

風雪過後,陽光普照大地,讓置身於冰雪當中的人們在接受酷寒侵襲之際,倍加珍惜陽光下的融融暖意。

當李利得知吳莧的身份後不由啞然發笑,暗歎人間之事當真是無奇不有。此番他帶著妻妾喬裝進入益州,商隊所用的名號吳懿名下的吳家商隊,持有吳懿的名刺,而進入蜀道時所用的通關路引則是益州長史趙韙簽發的。這兩樣東西都是三年前漢中之戰的戰利品,名刺是從吳懿身上搜出來的,而所謂的趙韙簽發的通關路引則是捏造的,是李儒仿照趙韙的筆跡手書的一份通關路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