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八月,恰是一年當中最富強的季候,亦是繁華與蕭瑟的過渡季候。
豫州前去司隸的官道上,一隊隊戰騎策馬奔馳,戰騎以後跟著數以十萬計的鐵甲步軍,前後連綿二十餘裡,沿途之上遍及旗號,兵戈森森,陣容嚴整,軍威強大。
彆的,李利特地聲明,全境涵攝生息,管理州郡將是第一要務,其次纔是厲兵秣馬,重整雄師。
上任朔州太守的第一年。張既就在年關政績考覈中高居涼州各郡之首,第二年還是穩居第一。為此。李利對張既持續位居第一的政績持思疑態度;畢竟朔州是新建的郡縣,除了朔州郡治地點的郡城以外,連像樣的城池都冇有幾座,真恰是一窮二白。最起碼的根本設施都成了真空位帶,遑論彆的?更何況,在這個真正意義上的農耕期間,絕對冇有捷徑可走,必須腳結壯地的辛苦耕耘才氣養家餬口,生長速率極其遲緩。
當年朔州初建之時。為了選好第一任太守,李利一樣是大費腦筋,前後將治下統統長於管理州郡的能臣乾吏全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卻始終冇有找到最合適的太守人選。恰在他躊躇不定的時候,李玄保舉弘農郡內的縣令張既出任弘農太守,由此張既正式進入李利的視野。當他將張既召到身邊略加考校以後,當即點頭讓張既出任朔州第一任太守,管理包含塞上河套在內的博識地區。
因而,在司隸大戰結束後,李利親身帶著家眷巡查幷州、朔州和涼州等州郡,特地在朔州境內逗留了半個月,走遍了大半個朔州,停止實地考查。究竟證明,張既的政績是經得起磨練的,實打實的政績,冇有弄虛作假,冇有一絲水分。
自那今後,張既這個名字便一向記在李利內心,每到半年和年關考覈政績時,他都會分外留意張既的政績。無法比來一年多以來,李利整天都沉浸在紛繁龐大的戰事當中,一時候竟然忘了張既的存在,考慮州刺史人選時老是風俗性地將目光放在現任的各州刺史身上,從而忽視了張既具有不輸於任何一個刺史的治政才氣。
與此同時,李利公佈封關禁令:各州郡即涼州、雍州、司隸、幷州、幽州、豫州、徐州、揚州一部和漢中等半壁江山,全麵封閉與通往兗州、冀州和青州的統統門路,許進不準出。
李利的這些顧慮絕非空穴來風。在隨後的商討中被賈詡、郭嘉和陳宮三人無一遺漏地全數提出來。如此一來,周瑜便被解除在外,不予考慮。除了周瑜以外。西涼軍中很多將領都有才氣坐鎮徐州,比如波才、趙雲、桓飛和許褚等軍中大將軍,都能獨當一麵,駐守徐州完整冇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