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現在,袁術麾下十幾萬雄師已然毀滅大半,眼下被困在城裡的袁軍將士滿打滿算不超越五萬之數。而盟軍俘獲的戰俘卻數量龐大,僅是方纔結束的追擊戰中便收降六萬餘眾,再加上之前呂布俘獲的橋蕤帳下萬餘人,以及劫營當中抓獲的數千袁軍,戰俘總數靠近八萬。
此次圍困壽春的盟軍一樣采納圍三厥一之法,困住南、北、西三麵城門,唯獨留下東門。因為東門外的郡縣仍在袁術掌控之下,冒然屯軍圍困東門存在必然的風險,故而東門便留給袁軍流亡之用。
恰是因為袁術誤覺得吃定了呂布,試圖勸降呂布,可他卻以勝利者的姿勢冷嘲熱諷挖苦呂布,成果適得其反,硬生生地把呂布逼得抖擻反擊,並搶先一步建議打擊。恰是這一劇變,完整竄改了全部戰局,既為呂布和狼騎軍謀得一線朝氣,也讓袁術完整落空了毀滅呂布的最好機會,繼而導致顛覆了全部戰局,乃至袁軍終究落敗。並且是大敗,真正意義上的慘敗,敗得一塌胡塗,一敗塗地。
但是此次大戰卻分歧於以往。自拂曉劫營開端,直至大戰結束,李利麾下將士在連番廝殺當中喪失不大,步軍傷亡萬餘人,馬隊的傷亡不滿一萬,攏共折損不到兩萬人馬。傷亡如此之小,卻獲得如此豐富的戰果,這不得不感激呂布和他麾下的徐州軍。或者說,這份戰果都是呂布及其麾下雄師冒死搏殺換來的,精確地說應當是呂布雄師拿命換來的戰果。
ps:【衷心感激:無法zhou、ttoott書友的打賞鼓勵,感激稻草人在舟山書友的月票支撐,多謝!】
夕照餘暉下,身著錦袍的李利和包紮傷口以後的呂布並肩站在土丘上,居高臨下,俯視著一隊隊降兵被押送到尚未搭建完成的營寨當中,以及那數以千計的盟軍將士正在大營前清理屍身殘骸的繁忙身影。
自五更劫營開端一向持續到夕陽西下,盟軍與袁軍連番拚殺,從大營打到壽春城下,沿途三十餘裡都是疆場。
機遇常常隻要一次,抓住這個機遇,局勢便隨之竄改。反之,落空這個機遇,便意味著永久喪失了翻身的能夠,再也冇有機遇轉敗為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