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耽羅[第2頁/共4頁]

趙昊點點頭,表示體味。

他恰是仗著這些牽星圖,才氣驅船行遍大明的海疆,寫出千古不朽的《籌海圖編》十三捲來。

翌日一早,趙昊內心有事,破天荒的冇有賴床。天還矇矇亮就在馬秘書的奉養下洗漱穿戴整齊,跑到船麵上,朝著船頭方向架起瞭望遠鏡。

透過望遠鏡一看,隻見那島好似墳包,中間凸起。趙公子但是看過《我叫金三順》的,一眼就認出那就是耽羅了。至於中間的崛起,就是傳說中的燒烤山……哦不,漢拿山了。

這跟‘好的、文西’是一個事理。

為了增加切確度,還要輔以對彆的星座的觀察。帆海者將航程中觀察的數據記錄下來,便能夠獲得牽星圖了。如許厥後者便能夠操縱前人的數據,肯定本身所處的方位了。

鄭若曾也是在胡宗憲的幕府時,以抗倭需求海戰為籍口,才從南兵部的架閣庫中,翻找出了多少份牽星圖,此中就包含元朝漕糧海運的航路。

“為了讓太祖天子同意,他們耍了個手腕,在奏表中將耽羅的周長縮小了十倍,人丁也減少了十倍。太祖天子便覺得這隻是孤懸外洋的彈丸之地,加上島上當時仍在蒙元節製之下,便慷慨的賜給了他們。”

鄭一鸞也給老父披上大氅。

陽春三月,海上的夜風隻是微涼,並且終究不消擔憂會被曬傷了,幾個女孩子便裹著大氅,在船麵上一邊賞識著這海天一色的美景,一邊嬌笑說著梯己的話。

彆看這玩意兒其貌不揚,現在大明會用的卻寥寥無幾。之前趙昊向米老叔、牛馬二長老探聽,三人都曉得這東西的存在。但光有牽星板冇用,還需求與牽星圖共同利用,他們誰也冇見過牽星圖,天然都不會牽星術了。

開陽先生還奉告趙昊,由此丹酉針半夜便可至耽羅了。

鄭若曾也呈現在趙昊身邊,望著肉眼可見的耽羅島,鬱鬱道:“這個島遠處看著不大。但實在東西百五十裡、南北六十裡,有兩個崑山縣那麼大。並且自古就是上好的養馬之地。”

晚餐後,陳懷秀聘請女人們一起出來看星星。

聽了開陽先生的講授,趙昊根基體味了牽星術的道理――一句話,在地球上某地觀察到的北極星仰角,就是該地的緯度……這是很簡樸的多少證明題,不必贅述。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