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兒的佈局,比他送給張筱菁的機器玩偶還簡樸,對拆壞了好幾具西洋鐘的趙士禎來講,的確小菜一碟。
“就是這模樣。”趙公子一手指著桌上的針路圖,一手指著羅盤的指針道:“我們再用丹寅針過五更,便能夠入黑水洋了……呃,筱菁,我那裡冇講清楚嗎?”
“這個麼。”趙昊轉頭看看牛長老道:“給張蜜斯演示一下。”
~~
同時,為了取整,他將計時單位也改成18秒。如許,兩個繩結間的間隔,也就從反人類的英製23英尺7.5英寸,變成了清清爽爽的5米。
“我懂了。木板入水後,短時候內能夠視為靜止,船卻一刻不斷向前,以是它很快就會被甩到船尾。讓人同時起跑,如果一起到船尾,那麼便能夠視為,船速跟人跑的速率是一樣的了。以是人從船頭跑到船尾要顛末練習,這是為了進步測量的精確度啊。”
“時長是一樣的。都是將一天均分為十更。”趙昊點點頭,指著牢固在船台的沙漏道:“這個沙漏全數漏完,就是一更了。”
“哈哈哈,不錯。”趙昊豎起大拇指,對牛長老道:“如何樣,我這個女門徒冰雪聰明吧?”
“啊?”小竹子這纔回過神來,忙紅著臉擺擺手道:“冇有冇有,趙公子講得很好。”
至今船舶航速單位仍然稱為‘節’……不過一節即是子午圈上緯度1分的弧長,也就是1852米擺佈隻是小我為規定。究竟上,各國規定的海裡也都是有出入的……以是趙公子從同一度量衡的角度,將一節規定為一千米。
也就是說,在他的地盤,不會有海裡的觀點了。
ps.第四更,求月票!
這套裝配是歐洲海員,在大明的‘木板測速法’根本上,改收支來的‘沙漏計速法’。他們操縱等距打結的繩索計程,用一個14或者28秒的沙漏計時。如許觀察每14或28秒內放出的節數,便能夠表示出船舶的速率了。
“嗯嗯。”牛長老雖不敢言,卻非常心動,但帆海者的謹慎,讓他不敢輕信賴何東西。
牛長老的一雙牛眼,也亮了一下,他固然不懂‘間隔除以時候即是時速’,但直覺這體例跟木板測速道理不異。如果然如兩人所言,能全天候,更切確,並且文盲可操,那可就是了不得的改進了。
他們這一搞,就連趙公子都感受都有點不美意義了。
張筱菁隻見那木板,不知不覺已經快挪動到船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