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頭長長的步隊,趙昊心說這得半夜才氣進城了。
“先吃先吃,餓死了、餓死了。”趙昊便夾起一片羊肉,像宿世那樣涮起來。
起家後,他又拉住趙昊的手,動情道:“日盼夜盼,可算把兄弟盼來了!”
“那倒是。”趙守正笑著點點頭,光祿寺就是管著宮廷表裡各種宴會的,趙錦這個寺卿家裡,天然不缺各種食材。
那老嫂子也是個儉樸的人,早曉得趙錦在南京放逐時,就住在人家家裡。再加上人家帶來的禮品,充足買下這套宅子了,老嫂子就更加熱忱了。
趙昊父子師徒出來暖烘烘的堂屋,與老嫂子見禮以後,奉上從金陵和揚州帶來的各式貴重禮品。
趙錦親手給叔父調配一碗麻醬,笑道:“你老侄子我這個光祿卿,彆的冇有,就是吃的喝的管夠!”
趙錦家在衚衕中段,是個坐北朝南的大院子。這裡間隔東華門不遠,住很多是朝廷官員,是以房價實在不便宜。
加上崇文門稅關油水實在太大,上至課稅大使、下至淺顯稅吏夙來都是一年一輪換的。大師就這一年風景,還不抓緊時候大撈特撈,哪有早早放工的事理?
稅官們看到馬車上‘光祿卿’的燈籠,也二話不說,直接開關放行。那些列隊的商旅固然不忿,卻也司空見慣,懶得指責他們。
趙守正不由大讚道:“本日方知‘四不副’是胡說八道。”
見禮過後,丫環婆子打來熱水,讓客人們洗去風塵,趙錦便號召四人退席。
倒不是守城的官兵多諒解百姓,而是崇文門乃天下第一稅關,外埠進京的貨色,大半都要由此門課稅。是以多開一個時候的門,便能夠多收一個時候的錢。
仆人趕快下去籌辦,不一會兒,便端上來各式貴重的菌類,大夏季的竟然還新奇,也不知是如何儲存、如何運來的。
“師祖,甚麼叫四不副?”華叔陽獵奇問道。
ps.第六更,2100票加更,求月票保舉票~~~
“對對對。”趙錦便一手拉著趙守正,一手拉著趙昊,與兩人相攜往自家走去。
趙錦的女兒已經嫁人,宗子留在故鄉奉養太夫人,隻要老妻和小兒子進京來與他團聚,再加上侄子趙士禎,並餘鵬等十來個下人,光住東院就綽綽不足了。卻連西院一併買下來,可見老哥哥從一開端就誠懇誠意,想讓他們來家裡住。
是以趙昊他們進京,必須先從東便門出去外城,然後沿著內護城河往西走一段,才氣來到崇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