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源攤攤手,又問喬一諾和那兩位女生:“你們也感覺我是在欺侮過他的品德和智商?”
一分鐘。
殊不知閻樹桐震驚更甚。
閻樹桐張大嘴巴,半晌才嗬嗬乾笑幾聲:“那我的答案也冇有錯啊,大師都是12個年號,算是並列第一。”
江水源搖點頭:“不對,應當另有比12個更多的!”
閻樹桐麵有得色,言語卻還帶著幾分矜持:“《春秋》固然號稱難懂,但作為我們國語係門生的必修課,把握根基史實還不在話下。上麵該著我出題了,《春秋》算是汗青,我也出一道汗青題吧。請聽題,中國汗青上哪一年呈現的年號最多?”
閻樹桐嘴角勾起,暴露邪氣的淺笑:“答案是公元401年地點的農曆辛醜年,共有12個年號,彆離為東晉隆安五年,後燕長樂三年、光始元年,後秦弘始三年,北魏天興四年,後涼鹹寧三年、神鼎元年,南涼建和二年,北涼天璽三年、永安元年,南燕建平二年,西涼庚子二年。如何?”
閻樹桐字斟句酌地答覆道:“《春秋》十二公中,起首死於非命的應當是魯隱公,他是被公子揮派人所弑;其次是魯桓公,他被齊公子彭生勒死在車上;接下來是魯閔公,他被慶父派卜齮襲殺於武闈。魯昭公應當不算,他隻是被季氏所逐,逃亡在外,最後死於晉國與魯邦交界的乾侯。——嗯,如果我冇記錯的話,死於非命就是隱、桓、閔三公。”
更要命的是,本身之前還不知死活讓了他三題,想想都感覺後脊背發涼!
“如何了?”
江水源悄悄點頭。這題目不算偏,因為《詩經》是國粹入門冊本,三良的名字在《黃鳥》詩中都有明白呈現,但要流利答覆出來也得必然的功底才行。閻樹桐能做到這一點,申明他根基功非常踏實,乃至對《詩經》乃至國粹根基文籍都比較熟諳。看來不能藐視天下豪傑啊!
說實話,“二桃殺三士”不算冷僻,很多人都聽過,說的是春秋期間齊國名臣晏嬰如何操縱軍人喜好爭功又講究義氣的心機,以兩隻桃輕鬆弄死三位恃功而驕大將的故事。但對於正凡人而言,風趣的故事情節能夠過耳不忘,仆人公晏子是位名流,也不難記著,唯獨三個悲催的副角,就很少有人在乎了。就彷彿大師都曉得關二爺千裡走單騎、趙子龍長阪坡七進七出,可有誰體貼被他們斬落馬下的那些武將?
兩分鐘。
幸虧江水源不是淺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