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皇上心中微動,如果將九皇子放到兵部,讓他多打仗一些本身的親信將領,在將領中先有些聲望,今後再立他為太子,倒是很有好處的。且現在的兵部尚書荊秀峰乃是本身信重的人,將浩誠放在他手底放學學也好。
本身這個大晏朝是不是會直接毀滅,煙消雲散?
他不曉得的是,就連禮部他也冇有了,張思晨早早已經轉投了九皇子了。並且,他能看到謝正卿的如此龐大的能量,皇上又怎能看不到呢?恐怕皇上對謝正卿的顧忌要比他設想得深很多,皇上是毫不成能讓謝正卿擺佈立儲之事的。
再看吏部, 這個部分最首要,但是現在讓五皇子在這裡,便是要削他的權也不能一蹴而就,免得他狗急跳牆, 做出甚麼不成預估的事情來。因而, 皇上在吏部那邊也畫了一個“×”。
自古君若臣強的國度,就冇有穩定的。
如果將蔡思瑾放在刑部,今後刑部便可無憂矣。並且禮部固然排名靠前,但是皇上心知肚明那並不是和他的氣力相婚配的,禮部最首要的就是掌管國度的典禮籌辦以及科舉測驗,但是科舉終究的決定權在皇上和每一屆的主考官手中,禮部尚書的實權實在有限。
但是如果真的立浩誠為太子,另有一個龐大的隱憂,那就是――如果浩誠成為太子、成為了皇上,那謝正卿可就是外戚了。自古以來外戚乾政的例子比比皆是,另有很多外戚篡權的例子,如果將皇位傳給浩誠,他的聰明聰明和城府是否能夠足以和謝正卿謝首輔對抗?
五皇子浩禮天然是咬碎了一口銀牙,他氣呼呼地說道:“六部當中現在我僅剩吏部、禮部兩個了,戶部、工部、刑部、兵部現在都是老九的囊中之物了,父皇這也太偏疼了。不過我幸虧另有謝首輔的支撐,隻要他支撐我,我便不會輸。”
九皇子麵上也暴露了一些憂色,說道:“如果如此也好,早日立儲,早日定了民氣,免得今後....大晏朝有一場打亂,打斷了現在鼎新的大好局麵。”
第二天一早,蔡思瑾和九皇子不敢懶惰,從速去新的部分報到了,同時下朝以後,蔡思瑾也去找了九皇子密談,地點是在蔡府,冇有體例,九皇子府實在是離城太遠了。
說完以後九皇子浩誠就走了,周水靜走出來歎了口氣,說道:“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