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話 四叔的婚事(三)[第1頁/共4頁]

這裡另有搬穀豆的一說,就是當女子要出嫁時,凡是要請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婦,手拿裝有穀子和豆子的簸箕到處撒,有的處所則是撒草。新娘子上花轎之前,花轎的裡外都要流傳。花轎達到男方門前,新娘子下轎之前也要流傳,此謂撒穀豆。而新郎官和新娘子入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時男家的人也要拿穀豆果子以及貨幣再撒一次,此謂撒帳。一是以為穀豆能夠避邪,二是借喻植物種子預祝新娘早生貴子。早在漢朝的時候已經有這個官方民風了。還要在床上撒很多的花生、紅棗,意為早生子,並且男孩女孩要花搭著生。

可惜春雨她們幾個小女人們倒是不能去熱烈的,隻能呆在家裡愁悶了。這時候喜筵早已經結束了,親朋老友們也都拜彆了。以是隻等他們鬨完洞房,本日就算結束了。老李家也就多了一個新媳婦兒,春雨他們幾個小的也都多了個新嬸子了。

當結婚的步隊出了新娘子家的門前,歸程的時候是必須走另一條路的。是以偶然候要繞著路走,俗稱“不走轉頭路”。如果路上碰到廟、井、祠、墳、大石、大樹等,都要把結婚肩輿遮起來,為的是避邪。如果碰到另一家結婚的,轎伕們要比拭技藝,儘量使肩輿抬得安穩一些,並且新郎官兩邊還是要換胸花。如果遇見出殯的,娶送親職員都要說:“本日吉利,趕上寶財啦!”

並且新房的門框兩邊貼春聯一副加橫批,橫批普通寫“鸞鳳和鳴”四字。門上貼大紅雙喜字,新房正中懸彩燈。窗戶貼剪紙的大紅雙喜字,四角貼剪紙胡蝶圖案。窗戶兩邊貼春聯,牆壁四周掛書畫。另有在正門的貼春聯一副外加橫批,門上貼紅“喜”字,老院裡的統統房間門上均貼“喜”字一個。

等拜堂結束後,媒婆楊月梅一夥人送了秦彩玉入了洞房。然後隻等著李武軍應酬完了親朋,再過來與秦彩玉喝了合巹酒,吃紅雞蛋。

新房是李雄師家原在老院時的北堂屋,兩間房一堂廳,並且前些光陰已經重新裝修了一番。傢俱全套的一抹兒新,並且都又刷上了一層白灰,堂屋中間高懸一方形彩燈,彩燈四周彆離繪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狀元落第”、“百口歡”等標緻的圖案。

在這裡的婚禮中利用的蠟燭上多數繪有龍鳳彩飾,後代的人們也是以花燭喻為結婚的。何遜有《看伏郎新婚》詩雲:“何始花燭夜,輕扇掩紅裝。”新婚這夜,新娘新郎徹夜不睡,謂之“守花燭”。不守花燭者,新人睡後,攙扶、伴娘等須不時進房察看花燭有無損漏,恐有不祥之兆。科學者有“左燭儘新郎先亡,右燭儘新娘先亡”之說,故如一燭滅時,即將另一燭燃燒。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