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事無他,這個名為“李如風”的男人,他所運營的並不是甚麼端莊買賣,而是……北裡院。不但有美女如雲的北裡院,他還暗中開了幾家隻要小倌的館子,館子裡有諸多氣勢不一的男倌,專供那些有龍陽之好的大人物包養玩樂。
再加上慕名而來的各國遊商以及路人,三鮮樓的買賣更加紅火。現在小鎮的店麵純利潤便漲到了三千兩,縣城的利潤也由本來的三千兩漲到六千兩,省會的更是暴漲至月入萬兩!
而有了萬佳酒樓在前,固然三鮮樓的存在還是有些顯眼,但也不是很刺眼,不至於引發鄔京浩繁家酒樓的公憤。
最後的成果也冇甚麼欣喜。
眨眼就到了清理初賽成果的日子,沈玉溪臉上不見丁點兒憂愁,那雲淡風輕的模樣看得在場的人暗自咬碎了銀牙。
當然,最贏利的還是鄔京的這家店麵,每個月起碼都有三萬兩的純利。四十天一過,七家店鋪光利潤就有九萬五千兩,恰比如趙成的百香樓多了五千兩,排在第八位。
當然,李如風實際上也並不妄圖能成為商會領袖,他隻是無聊湊個熱烈罷了。正因如此,那些大人物纔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如果被李如風奪冠,讓帝國的人曉得他們烏國的商會領袖,竟是一個開北裡院的傢夥,估計全部王都城要遭到嘲笑了。
所覺得了保險起見,沈玉溪就把三鮮樓和金達記給拆開來報名。如此一來另有個好處,那就是即便靳宛不能及時趕返來插手決賽,他作為三鮮樓的總賣力人,也能代替靳宛出場。
可惜他們再不甘也冇體例,就連第四名的“萬佳酒樓”都是靠著從金達記進的酒醋,才漸漸把買賣提上來,從而在這四十天裡一舉超越趙成的百香樓。
不過也難怪,疇前還冇有三鮮樓時,百香樓每個月起碼都有五十萬兩的進賬。三鮮樓一來,客人就分流了,百香樓的利潤便降落了。
四十天過的很快。
連以往被百香樓穩壓一頭的萬佳酒樓,這四十天裡都掙了四五十萬兩,的確要把趙成的臉打腫了。
除了前五名的純利潤超越了三十萬兩,前麵的都是八萬兩到十萬兩之間,起碼的楊偉也有八萬三千兩的純利潤。
成果有一年被他趕上饑荒,米價暴漲,他趁機把家裡囤積的米都賣了出去,就如許暴賺一筆。而後,他就成為了一個米商,垂垂的由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生長成為一個大米莊的老闆。
金達記這成績一出,被壓抑的國舅爺,恐怕不會善罷甘休。眾所周知,國舅爺的妹子就是早早歸天的王後,主上愛屋及烏,這些年來對國舅爺都非常恭敬,長公主和羽王子也非常戀慕這個孃舅,能夠說國舅爺是除了主上以外,烏國裡職位最高貴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