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號完工了?”安秉臣眉毛一揚。
安秉臣哭喪著臉:“竹子,木頭,另有紙板做的機器人?這會不會成為工程部最大的笑話?但是,有甚麼體例呢?當初八號機體的設想計劃、籌建出產線是我批準的,他提出要改革,也是我同意的。可就冇想到,他能弄出這麼多幺蛾子來..”
安秉臣記得,當初八號機體定型時申報的形狀不是這個模樣,這類單兵戰役機器人目前已經出產了六十多台測試機體,他也親身檢視過,但都不像現在麵前這般落魄襤褸。
“到目前為止,海陽核電站早已進入滿負荷運轉狀況,而寧蕪鐵礦的儲量也被我們挖掉了三分之一,全部合作會對電力和金屬的需求量仍在持續增加。這類環境下,我們很快會再度墮入資本瓶頸危急。以是,我一向在儘力嘗試用各種體例簡化八號機體佈局,以便最大效力操縱我們手上的資本。”
說到衝動處,肖連勝用力拍打著那台鏽跡斑斑的足肢機器人:“我們隻需求一台能夠接到號令向指定位置開槍的機器人仆兵!這東西的中控模塊和動力模塊已經簡化到最低標準,中心措置器隻需方法受來自通訊通道的任務數據,然後轉入火控體係肯定射擊目標並激起兵器模塊開仗射擊,平時趁便措置一下活動傳感器的自適應參數。這東西已經不能稱為機器人,這應當是一隻會行走的智慧步槍,這纔是我想要的八號機體!”
安秉臣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那這個,第六台是甚麼滴乾活?”
沈莉笑了起來:“這冇甚麼啊,我感覺挺好的。這些改進計劃在軍事方麵一定有多大代價,但今後或許能在民用範疇闡揚出意想不到的感化。農業部有個組長提出能夠在一號機體上安裝足肢吊臂,更便利獨立裝卸貨色,這個創意很好,工程部這邊已經在設想改版機型,如果能通過合用性測試,今後江口船埠那邊需求的裝卸工人會更少。這些事情證明,大師的參與扶植的主動性還是很高的。”
“從出產線反應回的數據表白,出產一台標準版的八號機體需求耗損十一噸高層次鐵礦以及八萬千瓦時的電力,至於中心措置器和雙極電池等核心部件,另有那些瑣細配件都臨時不算。與二號機體和三號機體的出產線比擬較,這些數字彷彿未幾。不過,基於我們目前所把握的資本儲備,以這類本錢標準批量化出產八號機體並不實際,但這又與我當初的設想目標並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