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會[第1頁/共4頁]

上校背後的液晶牆屏無聲地亮了,顯出一副天下輿圖,畫麵放大聚焦至全部北方地區。

這就是機遇,戰役帶來的機遇,攀登權力門路的機遇。

這份聲明書的最後是一句振聾發聵的政治宣言:“冇有人能夠剝奪救國委員會為群眾辦事,為國度儘忠的權力!”精確地說,這是十二位委員的心聲。

中間的胖老頭是第二個寫完的,那傢夥叫獨孤群,曾經是他在交通部任職時的同僚。按照剛纔石友安發的委員經曆表來看,從本身轉調到國防部後到現在,獨孤群的職位彷彿冇有太大變動,這小我的官運彷彿一向在留步不前。如果不是這場戰役,他大抵就在交通部離退休乾部局的二把手位置上一向熬到退休了。

耶律剛,來自鼓吹部輿情資訊局,以鐵腕事情手腕而著稱。但極具諷刺意義的是,此人在局裡連三把手的坐位都冇排上,由此可見分緣之差。綜合對方的麵相特性,完顏永貴立即得出此人絕非善茬的結論。

上校說著這些話的時候,眉頭幾近褶成了一個粗體的川字。彆說他,上麪包含石友安在內的九小我冇有不皺眉的。

整小我防工程基地內包含駐軍在內的上千人全數灰飛煙滅,冇人曉得露西亞人是如何把握了救國委員會的集會地點,有人猜測是叛徒內奸泄漏了動靜,也有人以為是委員們乘坐的初級入口越野車透露了他們的行跡,另有人以為委員侍從們照顧的衛星電話纔是禍端。不幸中的萬幸是,第一屆救國委員會及時留下了第二屆委員會的名單,共和國的火種幸運得以儲存。

在真正有腦筋的人眼中,龐大的風險一樣也意味著可貴的機遇。高層官員的龐大傷亡固然看著觸目驚心,但也是以騰出了大量空位,這些位置是為有才氣有目光的人籌辦的。戰役不會永久持續,當戰役到來時,具有這些位置的智者將為本身前期的艱苦支出獲得千百倍的收益。如果冇有這場戰役,即便再有才氣的人恐怕也要在論資排輩的行列中耐煩等待個二三十年。

救國委員會候選人的提名冇有嚴格限定,隻如果戰前省部級副職以上的乾部都能夠。不過提名是一回事,通過不記名投票正式成為候選者又是另一回事。從提名到投票都是由救國委員會成員一手包辦,即便在戰役期間,也有人質疑過這類在朝形式的合法性。但是,第一屆救國委員會共同簽訂頒發過一個書麵聲明,統統十二位委員都發誓儘忠本身的民族和國度,果斷反對濫用權力為己謀私。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