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啟事是因為一個叫愚正的投機分子,粗製濫造了一部武俠不是武俠汗青不是汗青的四不像作品,號稱“武俠劇”,在彆的兩家電視台搶先登岸,成果播了十集不到便因收視率太暗澹而被砍掉。如許一來,讓本來就對“武俠到底適分歧適拍電視劇”心有一點遊移的三家電視台頓時打了退堂鼓。
顧偉元被蔣誌鵬帶來的這個動靜給弄得一愣。
本來仗著《英烈傳》的過硬口碑,新劇又是蔣誌鵬這個“金牌導演”執導,之前已經順利跟三家電視台談妥,讓他們各拿出700萬的預購款,然後“小鳥文明”隻出1400萬,便能夠搞定這部打算投資3500萬的大製作了。
而對於“小鳥文明”這類二三線的小影視公司來講,冇有電視台的預購款,獨立承擔3500萬如許的大製作,風險委實太高了!
但是這兩天卻俄然產生變故,三家電視台俄然個人遊移,不太情願掏錢預購了。
但是文學圈裡的人也不都是傻子,特彆是那些以批評彆人作品為生的,瀏覽經曆何其豐富,接下來兩期註釋出來後,有一些人的態度就逐步曖*昧了起來,用詞用語也相對謹慎了很多,固然還是誇獎居多,但也是很有分寸的,根基都隻集合在“文筆**”、“細節精美”、“架構恢弘”、“人物塑造飽滿新奇”等等這些模棱兩可、無關痛癢的方麵。
蔣誌鵬苦笑解釋:“倒也不是要撤資,而是大幅度減少了投資範圍。本來製定的是3500萬的投資金額,現在減少到了隻剩下1500萬。老總的原話是,出於營收遠景考量,現在就隻能給這麼多,能拍就拍,不能拍就趁早砍掉。”
鄧錚明白,這是被人畫骨了。
像蔣誌鵬之前拍的那部《英烈傳》,就是采取的這類體例。因為腳本創作期間就被看好,東海衛視、北國衛視在開拍前各付了600萬的預購款,以是“小鳥文明”固然號稱投資4000萬,但公司在拍攝時實際拿出來的錢隻要2800萬。
而電視台也對這類體例很承認,因為他們掏了預購款,便能夠參與前期創作,乃至能夠按照本身的意向決定主創職員名單,跟出品方一起談導演、談演員、談拍照、談劇務、談燈光、談打扮等等,如許一來,他們也能夠做到心中稀有,即是說是將電視台購片的風險前置,大大降落了買到不快意爛片的概率。
“你說甚麼,‘小鳥文明’要撤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