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鶯見桌上擺了一堆冊本,淺笑問道:“殿下讀的但是《荀子》?妾身記得內裡有個句子特彆成心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恰好沈棄一點即透,不過聽了幾篇,即豁然開暢,拍額笑道:“幸虧你來了,不然我再想個三日三夜,也想不出好主張!”
沈棄驀地昂首,雙眸湛光,問道:“你剛纔說甚麼水和舟?”
厥後兩人夜遊時,沈棄的一言一笑更是深深雕刻在她心底。
沈棄笑讚道:“真聰明,是黃門侍郎韋挺!”
隔夜,蘇鶯又送來熱湯,沈棄正在批閱奏章,一個勁埋頭苦思,提了筆似要點寫,又遲遲冇法落筆。
蘇鶯道:“後宮不宜乾預國事,妾身不能替太子殿下出甚麼主張,但郎君若想一吐為快,妾身亟願聆聽。”
蘇鶯微微一笑,靠近前去,依在他身側,就著燭火、指著冊頁道:“這一句『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意義是政事若措置得好,百姓安居樂業,君王的位子也就安穩了。另有一句『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出自於《尚書.泰誓中》,意義是……”
沈棄道:“他說穀賤傷農,若那邊理,全憑太子殿下作主。”
蘇鶯瞄了一眼沈棄,見他英眉微蹙,柔聲問道:“殿下心中似有憂??”
沈棄一下子接到這重責大任,隻得更加勤奮,更有來由過夜書房、徹夜不歸。
她一句句款款解釋,沈棄非常當真聆聽,烏黑的眼瞳裡閃動著瑩瑩華彩,蘇鶯情不自禁地被那專注的眸光吸引,心中垂垂湧起莫名情感,一時紅暈了玉顏,隻但願他永久聽不明白,兩人問答無窮無儘。
沈棄卻點頭道:“事理上是服了人,但究竟是老臣們說得一點兒也冇錯,放災黎出去確切有些題目,中書侍郎岑文字說:『微臣駑鈍,要請殿下唆使如何措置這事?』其彆人也一齊擁戴。”
李世民在元服典禮上,宣佈為太上皇建立永安宮,作為避暑夏宮,便是想修補父子乾係,想不到宮殿未建成,李淵已然垂死,李世民想趁父親最後時候多儘孝道,便將很多奏章交予太子評斷。
蘇鶯望著他結婚以來的第一個笑容,心中又感慨又歡樂,幾近要落下淚來,初時她隻是認命的嫁入皇家,也想儘力博得太子歡心,讓家屬有誇姣的榮景,垂垂的,她發明太子的身影竟然像極了沈棄,剛毅的眼神、纖細的行動都非常類似,彆人或許不發覺,但她曾在馬邑花圃癡癡凝睇沈棄身影不知多少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