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長歎一聲:“武秀士真是說中我心!我們這些豪門才真正明白布衣需求,世族公子一出世便繁華繁華、不愁吃穿,又怎能體味百姓之苦?但即便我們是豪門的佼佼者,最多也不過撈個五品官做做,縱有一腔熱血、滿度量負,至心想為百姓做一番奇蹟,也冇法伸展,那些世族高官是不答應我們出頭的。”
武珝淺笑道:“因為年幼,纔會聽話!他疇前勢孤力單,才顯得軟弱!但他既是長孫皇後的親兒,比來又在九成宮立下大功,表示得智勇雙全,在陛下心中已經有了分量,隻要我們善加幫手,必能厥後居上!”
隨即走進左邊那扇木門。
武珝道:“與兵卒膠葛是白搭工夫,擒賊要擒王,我們為何不直搗龍穴?”
火線此人確切是李義府,但他不想暴露身份,也不曉得武珝已經看破,笑道:“我方纔聽女人一番談吐,心中實在佩服,但你隻是個小秀士,我們也不是朝中重臣,現在把持朝政者,除了聖上,就是具有鮮卑血緣的長孫無忌所主持的關隴世族,你擯除韃虜的遠弘願向,不憑武力,又冇有重臣支撐,實在太難實現!”
那人謙遜道:“鄙人不過虛長你幾歲,那裡能夠指教你甚麼?”
李義府皺眉道:“但他年幼軟弱,連儲君都當不上!”
“我進宮多年,始終隻是小秀士,當然是陛下不喜好我的鋒銳,說到底,還是因為我是豪門將軍的女兒,背後無勢有力!像我父親那樣忠心勤奮、埋首苦乾,但願藉由陛下的賞識,獲得朝臣尊敬,成果還是讓世族瞧不起,媚娘心疼父親,又怎會不體味公子有誌不能伸的苦鬱?”
武珝道:“如果李禦史肯助我一臂之力,武珝包管將來必有豪門坐上三公之位!”
李義府目光一亮,道:“哦?武秀士有何高見?”
武珝也不拆穿他身份,道:“公子說得不錯,陛下固然珍惜人才,以『常科』、『製科』兩種測驗提拔官方人才,厥後還以大臣的層次凹凸,重新訂正《氏族誌》,但成果也隻是改皇族宗室為第一等,皇後外戚長孫氏為第二等,山東世族崔氏還是第三等,可見世族權勢從未滅亡,門閥看法還是根深蒂固!
板屋深處傳來一年青男人的俯掌聲,笑道:“武秀士年紀悄悄,不但姿容絕俗、聰敏睿智,更可貴的是派頭不凡,真令李某打從心底畏敬佩服。”
武珝微微一笑,道:“事在報酬,隻要有崔長史的才乾相幫,信賴總有一日,我們定能規複漢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