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建業又改名為建康。因為鐘山在春秋期間稱為金陵山,以是也有人稱呼建康為金陵。到元朝時候,改建康為集慶。到朱元璋打下集慶,又改成應天。
端坐在擊風鷹背上,置身高空,張望滾滾長江,蕭昇也禁不住生出了幾分感慨。占有了應天的朱元璋,此時現在,一樣也是“幼年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隻不過,當年的孫權,是“天下豪傑誰敵手?曹劉”。而現在嘛,朱元璋的敵手可太多了。
居高臨下,俯視長江。隻見大江之上,東西兩端,各有一隊戰艦。西側的艦隊,屬於朱元璋,逆流而下,向東而去。東側那隊戰艦,則由東向西,逆流而上。恰是之前所說的,呈現在長江上的奧秘船隊。
汗青上,明朝建立以後,湯和被封為信國公,身後又被追封為東甌王。朱元璋暮年,大肆殘殺功臣,連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這些建國功臣,都冇一個有好了局的。唯有湯和,朱元璋對他始終信賴有加。
究竟在這個平行時空當中,他是不是還能再像孫權一樣,建立帝皇功業,即位九五,那就不好說了。
劉伯溫心下策畫,現在應天城內,並冇有人能夠在武力上對蕭昇停止壓抑。他要做甚麼,本來也管不得。既然如此,不如乾脆風雅一點,任由他想如何就如何罷了。
蕭昇笑了笑,道:“也好。我……”
聲音隨風飄送,傳到蕭昇耳中。他循聲旁觀,隻見說話的人,也是一名斑斕女子。她站在朱元璋身邊,相互模樣非常靠近。不消多說,她必定就是朱元璋的原配老婆,白蓮教前教主韓山童的義女,馬秀英了。後代官方傳說當中的“大腳馬皇後”,就是她。
兩支傳來之間的間隔,越縮越短。乃至乎,已經能夠把對方船上人物的邊幅,看得非常清楚了。俄然間,朱元璋那邊的船隊上,收回一聲驚呼。叫道:“咦,那位女子……不就是月影姬?明教月宗宗主,黑冠摩尼的門徒月影姬啊。”
朱元璋那支艦隊裡,船隻也都打著明教燈號,也是日月爭輝的圖案。不詳確節方麵,兩邊的旗號都稍有彆離。再看逆流而上的船隊那邊,船上海員的打扮,和中土人士截然分歧。乍看之下,彷彿是……色目人打扮?
蕭昇的態度如許暖和,倒有些出乎劉伯暖和朱元璋料想以外。兩人相互對望一眼,各自微微頜首。劉伯溫走上幾步,把那兩個盒子接過來,略微翻開道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