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許一想,內心便多了一份警戒,不過此時的他已非彼時,金丹大成後,那還會驚駭甚麼山精野怪,大不了揮手除之,所謂藝高人膽小便是如此了!
老是惟心妙理,萬物非此非彼。
望著消逝在山道絕頂的身影,再看看天涯的大雁,回味猶自繚繞在耳畔的聲音,玄機子內心湧起一絲明悟,伸手悄悄捂著懷裡的紫金葫蘆和那本‘李玄’手抄的《伏鬼符咒》,自語道:“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緣雖儘,卻情還在!師叔保重……”
望著麵前虔誠的修士,彷彿以報酬鏡。‘李玄’內心湧出一絲苦楚,本身曾經的各種經曆又閃現在麵前,沉吟了一下才道:“真正的大道並不美滿是像你以是為的那樣,隻在平靜之所避世獨修能達到的!到了必然的境地最好還是去塵凡中磨練一番;若不經塵凡中的磨練,就難以去凡心,凡心不去,難顯真我真性,不見真性則難以明心以見元神;再者,不在塵凡中堆集功行,也難以完成更高的修煉,因為德是藥引,誌是藥苗,願是藥根;修道者本身更是應當煉己之性而儘人之性,儘人之性而儘物之性,儘物之性而儘本性,當時纔會世事洞明皆學問,獲得塵情悟徹是仙緣的大聰明……
“莫不是甚麼山精野怪在此利誘路人?待我前去看個究竟。”
玄機子所言,‘李玄’也自是清楚,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修道之士一旦得窺天機便躲入了那些個靈氣充分的神靈洞俯中修煉去了,不肯與人間扯上一絲乾係,免得一不謹慎種下各種因果,惹來無窮後患。
頓了一下,‘李玄’眺望一群重新頂飛過的大雁緩緩道:“這人間萬事皆講究一個緣字,誠如這頭頂飛過的大雁,雖隻是驚鴻一瞬,也是一種緣,但飛過以後誰又能包管他們不會成為獵人的盤中餐呢?是大雁的哀思,還是造化的弄人……念在你叫了我多年師叔的份上,我明天就托大,再多說兩句,你可要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