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詠點點頭,但是他本身內心也有些冇底。
本來宮中所藏的另一件南宋朱克柔所作的《荷塘乳鴨圖》,也算是與主題沾邊的,十六阿哥也曾動念將那一幅拿出來拍賣,石詠卻感覺那一幅過分貴重,冇法估價,如果冒莽撞失在首拍中拿出來,萬一冇拍上個合適的代價,他們究竟該是取信好,還是該毀約好?
冇想到在這緊鑼密鼓地籌辦之時,十六阿哥那邊又出了岔子。他苦著臉來尋石詠, 指著當初兩人一起點頭的名錄, 說:“這票據不可, 裡頭有一半兒的東西得換。”
據十六阿哥說,這底子就是一樁“無頭案”。東西是前朝的,賬簿也是在前朝的根本上謄抄的,這宮裡宮外的確有傳聞,前朝時候很多寺人宮女監守自盜,將宮裡的東西偷出去變賣,乃至當年闖王攻入紫禁城的時候,也有很多宮人捲了東西出逃。
十四阿哥也在一旁點了點頭。
汝窯與柴窯一脈相承,燒出來的色彩乃是“雨過天青雲破處”。這一枚汝窯青瓷蓮花溫,便是燒的“雨過天青”釉,屑瑪瑙入釉,燒出來的釉汁瑩厚如堆脂。釉汁中有棕眼,彷彿蟹爪,底有芝麻花,釘痕藐小①,據石詠判定,的確是汝窯無疑。器型於風雅簡練當中透著一絲婉約,是一件不成多得的佳構。
這十四阿哥口中所說的,莫不就是那“一事精美便能動聽”的典故?
一時,公開競價那邊已經熱熱烈鬨地在“藕花書屋”開拍,與此同時,公開競價那邊的拍品也會送到包間去,請主顧們過目,如果這邊也對拍品感興趣,可也遣人前去“藕花書屋”,一道參與競拍。
十四阿哥則笑著一扭頭,望著身邊坐著的吳氏,笑道:“你看這件如何樣?喜好麼?”
石詠很清楚,拍賣行要做細水長流的買賣,就要珍惜市場資本,不能一次性將買賣全做光。他現在最需求的,乃是積累口碑,並且勾起人們的重重興趣。這第一單拍賣,石詠實在隻需求主顧們一句話,“下次還來!”如許他不但為今後的拍賣鋪平門路,同時也能吸引其他手中有古玩想脫手的主顧前來拍賣行拜托。
石詠稍許鬆了口氣,前次拍過一百餘萬兩以後,這京中的古玩市場還是有很強大的采辦力。
但石詠看著白老闆那邊報過來的賬,也忍不住唏噓,這年初,平常百姓隻要二十兩銀子就夠過一年了,暮年間他一家子更是曾經為了二兩銀而捉襟見肘,可現在這些大戶,幾百幾千兩銀子,連眼都不帶眨的――這天下的錢,竟全在這些人的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