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
此十義,人所同,當順敘,勿違背。斬齊衰,大小幼。至緦麻,五服終。
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成亂。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博愛眾而親仁不足力則學文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究。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出則弟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恍惚
親有疾藥先嚐日夜侍不離床
父母照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步安閒立端方揖深圓拜恭敬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才大者望高傲人所服非言大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信
親仁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弟子規賢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此為12月4日的防盜章節】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禮樂射,禦書數,古六藝,今不具。唯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
長輩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
長輩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恩欲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若廣學,懼其繁,但略說,能知源。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
己有能勿無私家所能勿輕訾
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偶然非名為錯故意非名為惡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揚人惡便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弟子規賢人訓首孝弟次謹信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孟子者,七篇止,講品德,說仁義。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道人善便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話說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
稱長輩勿呼名對長輩勿見能
敬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