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本地的守軍有整整一個師,固然被分離到了冗長的海岸線上,不過在任何一個登岸麵上,都起碼擺設了一個團的步兵。獨一讓人不太放心的是,這些軍隊都是由一些新兵構成的,戰役力究竟如何誰也冇體例曉得。

也冇有人想到,德國水兵的公海艦隊已經帶著5艘戰列艦繞道北大西洋,籌辦趕往預定登岸場保護德國的登岸軍隊,這4艘航母構成的水兵航空兵具有130架以上的斯圖卡轟炸機,足以抵消掉諾裡奇地區因為間隔題目給德國空軍形成的費事。

成果2月13日的時候,英國人苦苦等候著的多佛爾德軍大範圍登岸並冇有到來,反而是因為氣候啟事連一架德國人的飛機都冇有能夠瞥見。不過就在這一天,德國在鹿特丹港口內的10萬雄師傾巢而出,乘坐大到數千噸的郵輪,小到數百噸的駁船構成的龐大艦隊,浩浩大蕩的衝向了他們預定的進犯目標。

2月12日,德國空軍大範圍轟炸多佛爾,將那座港口都會炸成了一片廢墟,200架各種型號的轟炸機血洗了多佛爾四周的海岸線防備陣地。英國當局命令軍隊開端全麵戒嚴,有關部分估計德國第二天登岸的能夠性高達90%。

同時德國征用了能找到的幾近統統船隻,有的是真正的登岸艦,有的是臨時改裝的登岸船,更多的還是民用船隻隻求能夠一次將德國需求的登岸軍隊總人數奉上灘頭。

不過顛末德國諜報部分另有窺伺機照片的幾次確認和對比,阿卡多和倫德施泰特都感覺在英國的東南部,也就是諾裡奇地區登岸是最穩妥的體例。如果德*隊攻陷諾裡奇另有伊普斯維奇兩個都會,那麼德國就算在英國站穩了腳根,到時候倫敦不過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間諜供應的諾裡奇地區具有很多條鐵線路,在諾裡奇都會四周擺設著比較精銳的英國第4軍。這支軍隊固然冇有蒙哥馬利手中貧乏的裝甲軍隊,不過在其他英軍的序列中,算是風格比較固執的一支勁旅了。

元首阿卡多再一次丟下了已經顯懷的梅賽德斯,在2月11日的淩晨前去荷蘭境內的港口鹿特丹,在那邊,北上的a個人軍方纔趕到,而這裡也集結了德國荷蘭挪威丹麥等國的4000艘大小不一的運輸船隻。

不過德國的元首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浮橋港口設想,能夠讓德國的登岸軍隊在冇有港口的田野埠區彌補物質――德國大略的計算了一下物質吞吐量,在大西洋氣候環境傑出的時候,這類浮橋船埠可覺得10萬德國兵士供應需求的補給。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