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說,明天又有甚麼好東西了?”一名穿戴蘇聯禮服,胳膊上纏著紅色布條並且冇有戴鋼盔的兵士,揹著步槍淺笑著站在路邊的哨卡旁,對汽車上的德國兵士開口問道。他是在這裡賣力指導車輛的西伯利亞聯邦軍,能夠說是一個可貴的肥差。
汽車停在土質的公路上,德國軍官將頭伸出車窗,將一包捲菸丟給了這個滿臉溫暖淺笑的“友軍”,一樣笑著答覆道:“整整一車的蔬菜,烏克蘭的貨,500金馬克我就在這裡卸車給你。”
剝削兵士的物質明顯是一件獲咎人的事情,不過將物質盜賣出去以後,再折算成錢發給兵士,讓兵士能夠郵寄更多的錢回故鄉去,從中拿取少量的好處費,則是彆的一回事了。以是n個人軍上高低下樂此不疲的倒賣各種東西,乃至連高加索地區出產的火油都能弄到幾車,賣給急需囤積燃料過冬的西伯利亞。
那名德國軍官倒是非常好說話,乃至都冇有看那些所謂的手工藝品和羊毛成品,就點了點頭說道:“都要!羊毛的毯子最好,如果不可的話,地毯,寶貴的畫……我都能夠拿走幫你們發賣出去,多的錢我能夠鄙人次來的時候帶給你們。”
對於西伯利亞酷寒的冰原上的人們來講,無疑送來多量物質的德國人,就是如許的天使了。就在德國的卡車在公路上搖擺著前行的時候,公路兩旁那些裹著破衣的農夫另有放逐的犯人們,都用感激的眼神看著這些灰綠色的德國汽車。軍隊駐紮的村莊村口,玩耍的孩子們將汽車到來的動靜奉告給了小村落裡的村長,另有四周軍隊的批示官。他們很快就來到了空位上,等在已經停好的德國汽車中間。
究竟上最大宗的買賣,還是來自國度層麵上的。德國和西伯利亞簽訂了條約,規定德國與西伯利亞結成共同防衛聯盟,而德國將結合西伯利亞,開采西伯利亞境內的統統礦產資本。同時西伯利亞北部港口內的蘇聯北冰洋艦隊,移交給德國水兵。
按照兩國之間的合作和談,德國立即就聯通了高加索到車裡雅賓斯克之間的鐵路,並且將在烏克蘭境內服苦役的20萬名蘇聯戰俘,打扮了一番以後送給了西伯利亞聯邦。因而瞬息間兩國之間友情比山高比海深的標語鋪天蓋地,彷彿天下戰役已經在這裡提早實現了普通。
德國承諾給西伯利亞的金馬克援助,很大部分都分攤給了想要開辟西伯利亞礦產資本的官方企業,而這些企業也不是傻子,他們利用了米福券這類已經被髮行成爛大街狀況的當局信譽白紙來完成這些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