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聞言自是喜不自禁,清算行囊後當即奔赴北京,籌辦接任吏科給事中的位置。
以是不管阮大铖如何儘力,複社的大佬們就是不讓他重新出山為官。
要曉得這個期間最不缺的就是人,特彆是每年開春今後就會有大量的北方災黎南逃,各地官府對這批災黎是頭疼不已,現在李煥竟然說一兩銀子一小我,這的確是送福利啊。
隻是凡事有得必有失,固然氣也出了官也升了,可阮大铖算是完整把東林黨給獲咎死了。
“李兄何出此言?”死瘦子聽完倒是有些不測,阮大铖如此無節操,李煥不但冇有涓滴鄙夷之情,反倒有幾分賞識,這是甚麼事理。
不知出於甚麼啟事,左光鬥竟然也默許了這個調劑,當然最坑爹的是左光鬥冇有把這個動靜及時告訴正要到差的阮大铖。
事情公然不出阮大铖所料,崇禎天子一即位就將魏忠賢這條老狗給宰了,並開端在朝堂內大肆清理閹黨,不太短短數月工夫,一手遮天的閹黨瞬息間在朝堂內煙消雲散。
初出茅廬的阮大铖一入宦海就替東林黨立下大功,幫忙東林黨在大明內閣首輔的爭奪中笑到了最後。
至於複社人設法實在也很簡樸,當年你阮大铖不平構造決定,當了背信棄義的二五仔,現在閹黨垮台又想重答覆社,那複社成甚麼了?大眾廁所嗎?
複社乃是從東林黨這棵老樹上長出的新芽,豈會讓這個曾經的叛徒快意?
越想越來氣的阮大铖最後決定硬剛一把,既然此次不留爺那自有留爺處,乾脆離開東林黨投奔了之前的存亡之敵魏忠賢,成為了閹黨中的一員。
很快機遇就來了,天啟四年,吏科給事中的位置呈現空缺,東林黨大佬左光鬥告訴在家賦閒的阮大铖速速到北京遞補。
對複社而言,如此行事一來能夠奉告下官員,獲咎複社就是如此了局,二來也可震懾複社內的其他職員,想要當二五仔那就考慮考慮結果,阮大铖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阮大铖固然及時跳船逃得一條性命,可從畢竟沾上了閹黨二字,這宦途算是完整到頭了。
固然複社人如此摧辱阮大铖,阮大铖是敢怒不敢言,畢竟現在複社權勢如日中天,話語權都把握在複社手中,在現在的宦海,誰如勇敢獲咎複社成員,那就等著每天被上頭條現眼吧。
走投無路的阮大铖隻得轉換目標,趁著此次朱大典的壽宴,阮大铖奉上白銀三萬兩,想抱上朱大典的大腿。
不得不說阮大铖這波操縱的確牛,不但出了心中這口惡氣還踏上了宦海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