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木工卻考慮得更多:“油墨――剛纔郭哥兒說要用油墨,莫非淺顯的墨汁不可?”
郭通衢取出來的東西,是一卷蠟紙。
很快,李大眼、周木工以及浩哥兒、傻大個一起來到了郭通衢家,郭通衢麵對著世人獵奇的眼神,從懷裡取出了一個物件兒:“將這東西放在鐵板上,然後用鐵筆在這東西上刻字,再用油墨塗在這東西上麵,便能夠在草紙上印刷了。”
聽浩哥兒講故事,李如海一家人都側過耳,大妞嘀咕了一句:“這還不簡樸,把金冠放火裡燒唄,這真金不怕火煉,內裡摻的鉛,一燒就燒出來了。”
李如海正要喝斥浩哥兒閉上嘴用飯,聽到辨認真假金子,不但一怔:“辨認真金?郭通衢手裡有金子?”
郭通衢聳聳肩膀――封神山中的不著名的山中白叟已經成了他統統行動的最好藉口,還免得他解釋了――郭通衢問道:“李大眼叔叔,我請你做的兩樣小鐵器做得如何了?”
不要說大妞,李如海、陳氏也愣了,這不破壞金冠,又如何能發明真假?
郭通衢笑道:“好,這可費事你了。對了,你帶著孩子們做這事時,要做好記錄,每份油墨的分歧比例都要記下來。嗯,讓我想想,我這裡也冇有成套的量杯,冇有標準的計量東西,隻好費事浩哥兒你去找一些碗來,然後找出此中水量一樣的碗,做這測量東西――浩哥兒你彆吐舌頭,今後你就曉得標準化計量東西的首要之處了。”
李大眼趕緊收起刀具,不滿地瞪了郭通衢一眼:“我曉得你這刀必定是從你的拯救仇人山中白叟處得來的,你跟著他十多年,卻冇學到真正的本領,我如果你爹,早就一巴掌拍過來了。”
郭通衢曉得,印刷術固然是當代中國發明的,但是在很長時候裡一向冇有采取油性墨汁,而活字印刷,特彆是金屬活字印刷,最關健的倒是油墨的利用,而蠟紙更需求油墨,淺顯的水墨底子用不了。
浩哥兒呸了一聲:“那幾個升鬥都是假的!誰不曉得衙門收糧食都是大鬥進小鬥出,一出一進不曉得坑我們多少辛苦種出來的糧食!”
郭通衢此前在渣滓桶傳來的渣滓中,發明瞭一卷蠟紙,據他猜想,這蠟紙應當是師範學院的某個教務室拋棄的,近似如許的舊物品長時候扔在角落裡,恰好碰上大打掃甚麼的,就清算了出來,隻不過在現在微信滿天飛的年代,誰又會去用蠟紙,天然直接就進了渣滓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