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完,略略點頭,已攜昆吾眾修去了。
這傳言的兩小我,皆是十九洲風雲之輩,其中又觸及恩仇情仇各種,實在是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最合適議論的奇聞。
如此二百年,竟真讓昆吾緩過氣來。
當中“公事”兩字咬得稍重了些。
方小邪默唸了兩聲,仍覺猜疑。
倒是昆吾弟子本身絕口不提此事,約莫也是感覺麵上不但彩吧?
除“殺妻證道”外,當日見愁長老在諸天大殿前所立之誓,也非常值得人玩味。因為先前青峰庵隱界與雪域密宗,他二人就已經鬥得難分難明,完整看得出是不死不休之仇,且曲正風已經隕落,見愁隻要尋個由頭,就能離開誓詞的束縛,重新向謝不臣尋仇。
前麵幾年,另有人議論一番,想她修為到底多高,戰力多少,又為甚麼還不飛昇,是不是故意魔。
並且還是數年前托了謝不臣?
但不管天下修士的修為如何變動,不管中間有幾名修士登臨此境,見愁的名字永久像是一座翻不過的山嶽,立在統統修士的頭頂上,難以望其項背。
可外界的非議就很大了。
有人說,還是扶道隱士短長,一朝看開,直接飛昇;
史筆載:陰陽界戰重啟,集十九洲之儘力以攻,曆二十六日, 戰敵於八方城, 斬滅秦廣,重奪極域, 見愁大尊執掌存亡簿, 位封劃一王。同日, 明日星海劍皇曲正風血洗昆吾, 殺二千餘昆吾弟子, 會大尊一言逼殺時昆吾首坐橫虛真人, 又自決於天下。昆吾大劫乃止。後代名之曰“明日劫”。
誓立則不破,崖山自有風骨。仇當然大,諾卻更勝。且劍皇垂死之際,一聲“師姐”,以崖山托之,言實重耳。凡有情之人,誰能相負?
早在昆吾遭遇明日劫的時候,她就已經是十九洲本色上的最強武力。在以後的近四百年裡,她已經極少脫手。隻要二百多年前,妖魔道上三大老魔反叛,昆吾崖山修士出海追擊,久攻不下,她自極域十八層天國返回,恰從海底出來,不過淡淡看了此中一老魔一眼,便令其灰飛煙滅。
說曲師伯是聖心,還算講得通。可見愁師伯,怎說本身是魔心呢?
劫後三百七十年,崖山掌門鄭邀通天美滿,道成飛昇,天碑第一“見愁”二字,巋然聳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