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是那大康王朝的文武先生?據聞大康是以武治國,文人殘落,你這麼個文考榜首估計也隻是徒有浮名吧。”易凡方纔站定,劈麵的大乾參賽者竟是冷不丁地冒出這麼一句話來,其企圖非常較著,就是在未開賽之前先停止言語打擊,以粉碎敵腕錶情。
那位大乾參賽者見久攻不下,不由得心生怒意,如果連一個武夫也克服不了,返國以後,他的名譽必將會一落千丈。
優勝國將在接下來的武鬥比試中獲得特權,進而更加輕易博得終究的勝利。
二者連番出對,直殺得難分難明,時不時有精美春聯湧出,讓座上的一些文人大儒幾次點頭。
在這些進級者當中,念修選手皆是出身貴族,或多或少地讀過書,對個春聯也應當不在話下。但是那些純粹的武者就不可了,有幾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莽夫麵露暗淡之色,明顯是被這個項目給難住了。
不過他倒是挑錯了打擊工具,那易凡具有無懈可擊之心,豈會被這些言語所影響,當即他就嘴角含笑地辯駁道:“是不是徒有浮名,你試過便知!”
聽聞此話,易凡冷靜點頭,站上主會場最南邊的擂台,與一名身穿儒衫的敵手分立兩端。
康乾見此也是微微變色,不過他一貫不愛長彆人誌氣滅本身威風,也未幾言,隻是對易凡說道:“去贏得勝利吧。”
翌日,主會場之上,統統進級者分立在三塊龐大擂台之前,籌辦抽簽決定敵手。
易凡天然是欣然同意,不過心中倒是腹誹道:“據九皇子所說,當日文考評卷之時,這位十皇子殿下曾想要將我的卷子落第,現在遭受這等春聯大賽,卻要依托於我,這豈不是前後衝突嘛!”
但易凡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沉著沉著,妙語連珠,對方雖說借了海內文風的勢,但一時候也何如不了他。
易凡聞言微微一笑,拍著胸脯道:“再如何說我也是陛下親封的文武先生,怎會等閒輸給彆人,你們大可放心,我自有體例博得比賽!”
春聯是人族的傳統文明之一,凡是肚中有些墨水的文人皆是會對上兩句。它講究對仗工緻,寄意深切,朗朗上口,做為比賽項目也恰是磨練了參賽者的思惟敏捷程度。
故此大師望向易凡的目光皆是透出殷切,這類環境下,能夠將其擊敗的,也唯有這個妙筆生花的文武先生了。
康乾眯著眼睛聽完那老者所說,伸手拍了拍身邊易凡的肩膀,笑道:“我們三人就屬你文采最好,這第二場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