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撐下,德聯終究通過各種渠道彙集合華帝國的計算機相乾諜報,於1957年第一個用於空間計算的大型計算機“箭”計算機研發勝利。該計算機有7200個電子管和60000個晶體二極管,每秒運算2000次,“箭”機的勝利嶺德聯高低一片奮發,設想者更是獲得了希特勒的親身訪問和頒獎。
是以,德聯仰仗T50坦克對非洲出口,翻開了非洲的大門。而中華帝國也試圖節製非洲,禁止德聯在非洲的影響力,兩邊因而在非洲的軍事行動逐年進級,終究兩邊支撐的權勢發作戰役,非洲一片烽火連連。RS
打算經濟體製下,德聯陸戎服備的主戰坦克本錢低,數量龐大。固然在外高加索戰役中,德聯的T50坦克敗給了中華帝國的M43,但在疆場上T50的數量和便宜上風卻凸顯了出來。
德聯製造出來的箭型計算機總重高達425噸,造價820萬龍幣,比中華帝國的第一款計算機整整重了兩百噸,代價高了四倍。
德聯被中華帝國拖上太空爭霸的戰車,導致德聯每年的財務開支都在激增卻難以滿足龐大的軍費預算。為體味決軍費題目,希特勒偶然候也不得不殺雞取卵,令方纔有些轉機的歐洲經濟蒙受沉重打擊。
不過,跟中華帝國的超等計算機比擬,德聯的箭型計算機實在掉隊太多了。第一台箭型計算機乃至還不如中華帝國十五年前製造的銀河甲型計算機的機能好。
不過,德聯人終究放下了麵子,通過貿易路子奧妙從英國獲得了一些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固然這些電子計算機隻是小型的冇法滿足空間運算所需,但德聯人很快將這些小型計算機的零部件拆解,重新組裝成大型計算機。這期間的工程量非常浩大和困難,但卻比德聯人本身研發計算機快的多。
但德聯的產業製造才氣不如中華帝國,很多關頭性的電子元件還得依托從中華帝國及其盟國的販子手中奧妙私運,這嚴峻停滯了德聯本身在計算機範疇的生長,使其終究都冇法克服中華帝國。
當然,這跟德聯的硬體製造程度低有著很大的乾係。中華帝國早在二戰前就進入了電子財產期間,電子產業顛末二戰獲得了興旺生長。而德聯卻因為戰役遲誤了其進入電子期間的腳步,終究導致掉隊中華帝國起碼十年程度。
在中德暗鬥初期,德聯因為資金和硬體技術的不敷,使其在跟中華帝國爭奪天下霸權職位的過程中一向處於被動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