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413章 日德蘭[第2頁/共13頁]

提爾比茨解釋道:“陛下息怒,我們水兵也是方纔獲得了停頓,本想著談成後再給陛下您一個欣喜的。”

王辰浩問道:“那德國水兵衝破英國封閉一事,你們作何對策?”

張楓冇好氣的白了王士珍一眼。

林泰曾和提爾比茨研討了十幾個伏擊地點,最後在丹麥日德蘭半島四周海疆上猛的敲了幾下,道:“我看就這裡吧!”

德國要在美國水兵主力艦隊到達歐洲之前,衝破英國水兵的封閉,進入大西洋作戰。中華帝國水兵軍令部長林泰曾大將藉著拜候德國之機,實際上成為德軍參謀本部的名譽總參謀長,除了冇有實際調兵權力外,職位劃一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可見德皇對他的正視程度。

此時,固然德國水兵被英國水兵封閉在北海內,但在艦隻數量和排水噸位上,德國並冇有掉隊於英國多少。因為中華帝國的大力支撐,德國從中華帝國獲得了主力艦關頭技術,其主力艦的火炮口徑和數量不比英國水兵弱,固然在航速上冇有英國水兵主力艦快,但是德國人捐軀速率是為了換得裝甲防護的晉升,在防護方麵,德國水兵要比英國水兵強的多。

對於同盟國來講,美國的參戰令他們雪上加霜。除了美國強大的經濟總量超越同盟國各國經濟總量之和外,在軍事力量方麵,美國跟中華帝國顛末一場超大範圍武備比賽後所堆集下來的強大水兵力量,乃至已經超越了英國水兵,英法美三國水兵力量加起來是德國水兵力量的三倍以上。

“就算帝國水兵勉強擋住,就算美國參戰冇法突破歐洲僵局,但以美國強大的經濟氣力,拚耗損也把帝國拚垮了。”

當初,王辰浩給帝國國度生長戰略定下了基調,以經濟生長為主,軍事為輔。但現在事情竄改太快,乃至於中華帝國也捲入大範圍軍事擴大當中,影響了帝國百姓經濟的生長速率。

不過,提爾比茨提出了疑問,他想曉得林泰曾用甚麼體例讓英國人信賴德國水兵出動隻是戰列巡洋艦分隊,而不是主力艦隊。

“陛下!”張楓要待反對,王辰浩揮手打斷了他,說道:“朕意已決,此次就給你王士珍一個麵子,朕的禁衛軍、禦林軍你看好哪個就調哪個。”

美國過早的插手第一次天下大戰,純粹是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都被中華帝國給逼得冇體例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