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比立了軍功,卻還是軍奴身份的丈夫還要強。
趙含章把信寄出去,轉頭就號令洛陽儘力打擊平陽郡,命北宮純援助上黨。
一出主帳,孫棟和支黑就對視一眼,實在他們並不是想叛變大將軍,隻是趙含章給的太多了,並且時勢如此,如果有一天他們被大將軍俘虜,他們再投效大將軍唄,信賴大將軍會諒解他們的。
趙含章略做安排就分開了屯留縣,帶著雄師往潞縣而去。
至於天子,能救則救,不能救,等她歸去再商討。
很快,趙含章就收到了動靜,太子和吳王在劉聰攻進鄆城時就死了,
明預壓下心中的哀思,摺好信看向趙含章:“陛下現在劉聰手中,使君要降嗎?”
這對大晉的士氣是致命的打擊。
“我趙含章不殘暴,不濫殺無辜,跟著我,有能者不但能夠吃飽飯,還能立一番奇蹟,光宗耀祖!無能者也可種田放牧,不會無辜送命!”
其他的則都是胡族,他們很躊躇,是因為石勒待他們也不薄。
趙駒也大敗,帶著殘剩的八千趙家軍不知所蹤。
他們都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子孫後代。
兩年的奢糜不但養壞了苟晞的身材,也養壞了他的腦筋,他怎能投降呢?
身材……他身不由己罷了。
俘虜們冷靜地低下頭去,大將軍,存候心,他們隻是身材忠於趙含章,內心不會虔誠她的,統統為了活著。
八王之亂時死了很多,兩年前石勒又殺了一批,現在鄆城被破,也不曉得跑出來的有多少個。
天子被俘,是因為苟晞和苟純被誘深切,在節節勝戰中丟失了本身,高傲且自大,被劉聰反攻打敗,石勒還從後繞道,直接斷了他們的後路,然後先是苟純被俘,苟晞……信上說,他自發局勢已去,身邊隻要幾百騎,最後不得不投降石勒以保性命。
趙含章點了點頭,讓他們下去,汲引他們做隊主,一人領一百個俘虜。
兩個胡人就跪在了趙含章麵前,涕淚交集的表示他們必然會儘忠趙含章。
算起來司馬炎一共生了二十六個兒子,除了短命的幾個外,剩下的這些年也都連續死了,當明天子是最小的一個,除了他以外,還活了一個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