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造紙坊喲[第1頁/共3頁]

普通是半月一期,但如果碰到朝中有特彆嚴峻的事,也有能夠會緊密一些,三四天便送一趟。

傳聞上個月就有兩個縣的縣令因為調用朝廷下發的施助糧食,導致縣中餓死的人達兩位數,因而有門生寫信到太學。

那兩個縣,一個在兗州,一個在豫州,大師之以是曉得得這麼快,這麼清楚,全因為現在天下,哦,不,撤除江東和江南兩地,大量發行的邸報。

各縣縣令也不傻,曉得趙含章這是製止他們剝削調用役丁的炊事和人為。

之前他們退役可冇有人為,有的處所連炊事都冇有呢,去退役需求本身帶糧食。

而趙含章還開通了各縣書院與太學交換的通道,門生們不但能夠寫信和太學裡的門生,教員交換,發題目,還能通過太學上達天聽。

趙含章曾經就是蹭趙仲輿的邸報看,他每次收到邸報都會讓人謄寫一份給她送去,還會彌補很多邸報上冇有的東西。

遵循晉律,貪汙倒不至於被殺,最多擼官不做,可他們形成了卑劣的成果,趙含章夙來愛名,這又是戰事結束後的第一樁貪腐案,有點見地的官員都感覺兩個縣令凶多吉少。

也不曉得會不會被斬。

趙含章一向更信賴書院裡的門生,而那些門生也不負趙含章的信賴,滿腔熱血,不但是那些孤兒和窮戶家的孩子,就是厥後進學的士族後輩,進書院後不久也是一腔熱忱,恨不得為趙含章,為國,為民肝腦塗地的模樣。

太學的門生收到信後當即交到禦史台,一起傳到趙含章手中。

(本章完)

當然了,這東西也就承閏年間纔有才氣弄起來,在趙含章重啟邸報前,大晉大範圍的邸報已經停了二十多年了,隻要一些權勢比較大的刺史郡守等會派人留在都城彙集這些資訊送歸去。

這也不怪趙含章,怪那倆人太蠢,就算是要貪,好歹多等一段時候,現在恰是百廢待興,收攏朝政的時候,趙含章就等著立威呢,這兩人都送到跟前了,她如何能夠錯過?

趙含章就在此時公佈役令,考慮到本年戰事剛結束,她冇有發很重的役令,隻讓每家出一丁退役十五日。

當然了,不是名流也能夠,隻要所言有物,趙含章都答應刊印,哦,因為邸報需求用到的文明程度很高,以是邸報所所長是趙程兼任。

實在也有監督之意。

收攏流民,造冊記名,辦戶籍,以及各種資訊的記錄,這些都需求大量的紙張。

她將邸報一事交給太學和書局,在太學裡建立了一個邸報所,由太學門生們擔負內裡的職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