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一大早,平康坊的定難軍進奏院內就傳出了一個動靜:靈武郡王邵立德率軍光複原州、武州、會州,大破吐蕃。

當然當時朝廷另有點氣力,手腕不止這些。比如調天平軍節度使裴識任朔方節度使,同時派鄆州兵2500人入涼州,隨後幾年,又讓裴識兼領朔方、涼州兩鎮節度。到了鹹通八年(867年),張議潮入朝,朝廷漸漸獲得了涼州的實際節製權,並在接下來十多年間,派了好幾任節度使,目前河西節度使(原涼州節度使)鄭某加尚書銜,已乾了好些年。隻可惜人少、兵少,政令很難出州城,大部分地區被嗢末節製著——之前乃至還被嗢末攻占過一次州城,乾符年間才靠歸義兵的力量將其光複。

但邵立德還是有點設法的。放棄會州城四周的現有農田非常可惜,並且會州離蘭州那麼近,不過三百八十裡,若能多出產些糧食,也能減少從靈州調運糧食的壓力。

宰相蕭遘方纔麵聖返來,神采非常奇特。

謫罪人以戍邊,國朝老端方了。前陣子擊破原州吐蕃,邵、程、折三人送了百餘名俘虜往長安。如果不出不測的話,朝廷會判其放逐嶺南。大中年間西進,抓獲的很多吐蕃俘虜便是放逐嶺南,這也是循舊例了。

鄉間土路甚是狹小,兩匹馬並行就是極限了。親兵們欲下到農田當中,在兩側庇護,被邵立德回絕了。

“計將安出?”邵大帥駐馬逗留,共同地問了一句。

但做事,得有分寸啊!蕭遘悄悄警戒,方今亂世,武夫們一個不對就要舉兵犯闕,真鬨到阿誰境地,武夫的名聲當然大壞,朝廷的嚴肅不也喪儘了麼?賢人已經在京西被邵立德“迎”了一回,應當不想有第二回了。

有那麼些個家有資財的,乃至呼朋喚友,要學那仗劍雲遊的士子,到會州看看,陷蕃百年以後到底是何風景。

定難軍已成京西北第一大藩鎮,氣力微弱。隻要不是傻子,都曉得不能聽任實在力無窮製擴大。即便是與邵氏夙來交好的西門思恭叔侄,在這件事情的態度上,應當也是在朝廷這一邊。

光啟元年三月二十八日,長安。

明天得聞靈武郡王光複諸州,此中乃至另有個陷蕃兩甲子的會州,這一下子引爆了世人的談興——文人士子,對邊塞之地有不實在際的胡想。國人又重功名,邊塞詩風行一時當可為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