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各部首級們都對此附和,契丹的使者奔赴各部,遊說各族出兵南下,北疆各族首級紛繁來投,轉眼間就已經聚眾數萬。不久以後,契丹授耶律釋魯為於越,授耶律撒剌的為撻馬狨沙裡,授耶律罨古隻為前鋒,統領兩萬契丹馬隊,加上四萬契丹輔兵,以及十四萬各部落兵士,輔兵,幾近傾草原而出,二十萬之眾浩浩大蕩南下。
耶律釋魯仰天大笑:“說的好,大丈夫處世,就要做那遨遊天涯的雄鷹,如何能做那草原上的羔羊呢?十年前,李璟不也隻是一介自耕自讀的墨客,現在卻也貴為國王。想我們契丹,論起來個個英勇,又如何能甘心被唐人壓抑數百年呢?現在我們契丹控弦帶甲之士四十萬,都是遠強過唐人的懦夫。是時候了,讓我們擊敗那些唐人,一統北方,成績比先祖們更光輝的功業,在漢人敷裕的地盤上建立起我們契丹本身強大王朝!”
近年來,李克用兩次代北反唐,李璟則異軍崛起,突入遼東,轉戰河北。一時候,關外遼東,長城表裡,燕山、陰山塞外草原,板蕩飄搖,腥風血雨,中原以外的北方之地,一片混亂,完整落空了次序。
張自勉揮軍入代北,引兵入朔州,以李嗣源守雲州北麵,在雲州隻留下一萬秦軍和一萬輔兵駐守。
契丹於越耶律釋魯與他的弟弟耶律撒剌的和蒲古隻的弟弟罨古隻,則率兩萬契丹兵士,聯絡了陰山表裡的霫、奚、韃靼、突厥、回鶻等諸多部落,湊起了一支雄師南下。
李璟端坐在主位,將近三十的年紀,舉手投足間帶著文雅安閒的氣度,更加的顯得成熟大氣。不過,此時李璟的精力狀況並不是很好,敞亮的燭火下,李璟眉頭緊皺,目光中充滿擔憂。
契丹非論是汗位還是夷離堇之位,都隻是在族中世襲,而非父子間直接秉承,是族中世襲,然後選任製,三年任期滿後。族中公選。多數環境之下,都是在幾個有聲望的支係中輪番代替。耶律家屬也是如此,勻德實是從他兄弟耶律貼刺手中接夷離堇之位,他被刺殺後,又由耶律貼剌的兒子接任,現在蒲古隻病重,貼刺暫攝事件,但勻德實之子耶律釋魯已經開端就任於越,總領軍國事。為接任夷離堇之位做籌辦了。
耶律釋魯此次南下,一開端分為兩部,一隻是各部族老弱八萬人馬南下,實在這隻是耶律釋魯的煙霧彈,真正的南下雄師多達二十萬,就算撤除那些老弱婦人,他的戰兵也達到了四萬人,輔兵另有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