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叔的嫡子,與她,應是堂兄妹的乾係。寧然眸子一彎,笑出幾分慧黠:“莫不是此人揭了皇榜?”

“尚宮不必多禮,快出去。”鎣娘眼睛一亮,急喚對方入內。

“看來對方還挺有耐煩。”鎣娘唇邊泛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笑。

摺子上冒了煙,引火而燃,轟然丟入盆中,垂垂化作灰燼。

看女兒眼中幾分可惜,鎣娘微嗤一聲:“此人哪,腦筋不活,一根筋!你就是悄悄派人給晏公捎信,及時保住了元臻性命,他可不必然領這個情!”

流蘇幔帳,將內殿隔出裡外兩間,幔帳以內,光焰幽燃,茶香嫋嫋,貴妃鎣娘側身躺於香榻,雙眸微眯,單手支額,享用著半晌的平和安閒,卻被這莽撞闖來的寺人驚擾,她稍稍攏眉,流目看向坐在一側案幾的女兒寧然,高聳地問了一句:“幾天了?”

“阿寧,莫說那元臻,此人如果一意孤行,你救得他一次,也救不得第二次!”

沲嵐雙膝跪於蒲墊,就著案幾泡茶,點湯七次,茶筅攪動,茶水之上漸浮紅色湯花,茶香四溢,分外安神之際,卻見一個小寺人匆促奔來,尖著嗓子一迭聲地喚“娘娘”。

小寺人倉猝跪於內殿籠垂的幔帳外側,不敢再往閣房稍進半步,“咚”地磕了個響頭,吊著嗓子回稟:“娘娘,有人揭皇榜了!”

奉盞掌燈的奴婢們都在幔帳以外,閣房再無旁人,鎣娘麵色凝重,從香榻上緩緩坐起,挪步走向寧然,忽來一問:“鄂親王之子,李戩,你對此人可有印象?”

祁尚宮倒是個機警人,一有風吹草動,頭一個就來快意宮,與沲嵐姑姑打了個照麵後,她緊著麵色、倉促入殿,跪在幔帳外輕呼一聲“娘娘”。

她掌了政令文告,那些臣子劈麵恭敬以禮,暗中加以非議,她又豈能不知?

“這個元臻,倒真是個急公好義之人!”青年才俊,不成多得!寧然心中幾分敬佩。

她本覺得皇榜貼出的頭一天,就會有人按捺不住、急躥出來,想不到,她竟足足等了七天!

寧然漫不經心腸答,目光仍落在案幾上,一幅輿圖已在她筆端顯山露水,稍一擱筆,她又撿起推在中間的幾本摺子,那是父皇前幾日憤而摔案的――諫官元臻上奏的摺子,父皇命人拿去燒了,她卻截來細看,看摺子上曆數朝廷用人的弊端,說匡宗用人隻憑愛好,不分忠奸,又說北方瘟疫與饑荒相伴,朝廷不該再比年兵戈勞民傷財,而應當建賑災的義倉,公佈施糧,撥派醫官……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