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三世明王——所謂降三世,即降服疇昔,現在,將來三世中的貪、嗔、癡三毒。是鎮守東方之明王,偶然也稱此明王為勝三世或金剛摧破。
持國天王——梵名‘提多羅吒’。居住在須彌山黃金埵,帶領諸毗舍闍(顛狂鬼)主守東方弗提婆洲。青衣,紫發,紅甲,手持大刀。
大梵天——梵文為摩訶婆羅賀摩,意即平靜,離欲。本來是印度神話中的締造神兼毀滅神。在佛教中,他居住於色界的初禪天,故又稱為大梵天王。同時他又是釋迦的護法天王。
臨
咒語:金剛薩埵降魔咒
烈
指模:大金剛輪印
臨:雙手十指緊扣,食指伸出相接。
不動明王印:雙手食、中二指伸出,右手握於左手手心。
表示更能自在安閒地應用超才氣。
解開統統困擾------四印會
無能勝明王——無能勝意既無不成破。相傳是釋迦牟尼化身。有非常安閒之神力,能降服眾生煩惱魔障,閃現氣憤之形以對治惡魔。四臂四周,每麵各有三目,青蛇環抱,發如火天,梵文為‘提婆’。乃有情眾生因所行之業而獲得的殊勝果報之一,又稱為‘天人’或‘天眾’。是凡人所能**獲得的最善,最歡愉的境地。隻要**十善業道者才氣投生為天。但仍未能離開循環,一旦前業享儘,則再墮塵凡。除此以外,天又指有情眾生的儲存環境。佛教中把天下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欲界包含有四大天王天,韌利天和兜率天。色界則有大梵天、遍淨天、無想天、大安閒天。
阿修羅——又稱阿須倫,阿素羅。含義有三:一為非天,因阿修羅有天之福,無天之德。二為無端方,因阿修羅醜惡非常。三為無酒,阿修羅不喝酒。阿修羅是六道之一,又是‘八部眾’之一。生性多疑好怒,爭強好勝,常與諸天爭戰。阿修羅王名叫‘羅嗬’,居住於須彌山北大海之底。因見帝釋由海麵顛末,以為帝釋無禮,因此出兵大戰諸天,互有勝負。最後帝釋得佛幫忙而克服,阿修羅也今後皈依佛法,成為八部眾之一。
智拳印:雙手作金剛拳(四指握於拇指中),以右手握左手食指於胸前。
者:續上指模,拇指、食指、小指伸展相接,其他緊扣。
韋馱天——私建陀提婆,直譯為‘陰天’。相傳釋迦生前曾承諾帝釋,本身歸天後就給帝釋一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