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泥塑木雕(上)[第1頁/共3頁]

說話之人,鮮明是現在內閣在朝當中資格最老的一名――臨淵殿協辦大學士袁守印。

目睹這位禦史中丞大人罕見的滿臉怒容,各部堂院在殿中當值的官員們相互看看,都有些訝異。

彷彿心有靈犀,禦史中丞大人抬頭看向殿頂的彩繪,邊看邊小聲地嘖嘖讚歎,彷彿本日第一次得見。

隻見他扭過甚,朝身側阿誰空無一人的坐位看了一眼,開口問道:“這都甚麼時候了,敖在朝還冇來?”

禁城,臨淵殿。

遍數當目前堂,有資格有膽量在臨淵殿如此鼓譟的人物多多極少總還是有那麼幾個的,可真會這麼做的,除了敖莽,還當真冇有第二個。

他口中嘮叨著,卻還是翻開了奏摺,才翻看數行,就俄然睜大了眼。

“張大人,你這……”

他的神情變得有些古怪:“這……鄙人可就當真拿不準了。”

袁守印無法地搖點頭:“這也難怪,隻要還賴在這個位置上一日,就仍有不知多少人有求於我這個老朽,要爭著搶著叫我一聲鐵肩公。惠而不費的事兒,何樂而不為?”

遵循大周官製,總理朝政的丞相、掌管禦史台的禦史大夫連同樞密院太尉並稱“三公”,權位、尊榮僅在天子之下,即便貴爵亦不能相提並論。

袁守印與張南容對視一眼,都冇有說話。

張南容聞言,便曉得本身方纔的舉止,皆被袁守印看在眼中。

他半展開有些渾濁的雙目,細心瞅了瞅張南容的神采,卻並不急著接過奏摺,反而開口又問了一句:“跟敖在朝夾袋裡的人物有關?”

禦史中丞本是禦史台的次席,位列禦史大夫之下,但既然禦史大夫缺位已成定局,張南容這個禦史台的實際掌舵人,理所當然得以躋身在朝之列,乃至因為入閣更早,坐次還排在敖莽之前。

殿閣大學士乃是超品榮銜,可著紫衣,號為國士,即便前朝的丞相得之,也會欣喜不已。

袁守印的殿閣協辦大學士則隻是一品加銜、著朱衣,二者相差不成以事理計。

敖莽揚了揚眉毛,快步走到袁守印桌前,探手就將那本奏摺扯到手中,看著對他瞋目而視的白叟,語氣誠心腸道:“我看鐵肩公邇來身子骨不大好,莫要過分操心費心,些許庶務,莽自會摒擋安妥。”

他說罷,方纔低下頭,順口唸叨:“《諫天子兵事疏》?長安令臣於獲麟昧死以聞……”

他走進殿中站定,見袁、張兩位在朝一坐一立,看向他的目光當中都透著幾分詭異,不由得獵奇問道:“鐵肩公、靜氣先生,兩位垂白叟但是有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