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蓋棺定論[第2頁/共5頁]

中年文士先是拿眼冇好氣地橫了年青人一眼,又指了指那張無人就坐的軟席,這纔開朗笑道:“恰是百無聊賴之時,便有英才登門,莽之幸也。”

敖莽聞言哈哈大笑:“獨你一言一行皆是劍走偏鋒,卻常常深得我心!然莽何德何能,焉能與武成王相提並論?位極人臣者的蓋棺定論,實在不在於生前如何顯赫,而是要看身後還能被多少人惦記。忠臣萬人唾罵,甚麼時候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了纔是真的死得其所,奸佞萬古流芳,入廟受享香火成神才稱得上欺世盜名。”

敖莽卻點頭,笑容中帶了些調侃的意味兒:“魯絕哀不開口,誰敢越俎代庖?那老狗最是個不講理不要臉的。換做彆的大神通者,絕做不出在京師附近眾目睽睽之下殺人泄私憤的事情來。依我看,即便他不親身了局以大欺小,恐怕也早有謫仙帖的妙手等在京師了。你彆急著脫手,我們呐,就等著看戲吧。”

鄭殊道先是起家施禮稱謝,複又坐下,曉得現在是談及閒事,肅容答道:“此人先前色中餓鬼和敗家子的做派倒也不滿是裝出來的,算是個脾氣中人,但毫不是無謀打動之輩,今次因為誤信朋友吃了大虧,終究展露獠牙,能服眾、知衡量、有定奪,南下北上俱都殺得人頭滾滾,稱得上雄毅果斷,若得天時,公西氏稱霸西戎的夙願說不定就要在他的手中實現。”

鄭殊道搖點頭:“殊道連鹿元神都未見到,鹿公是生是死更是不知,家師的意義,大神通者壽數極長,一日不能確認,江湖傳言便不敷為信。”

敖莽以手指悄悄敲擊著案幾,輕吟道:“萬裡乘風去複來,單身東海挾春雷。當日我說,這上古春雷法劍便如枯枝,朽斷而新芽未發,當付之一炬,從劫灰中見朝氣,不如改名劫灰……”

最為京師百姓津津樂道的是,傳聞那座王府在空了十年後才被賜賚一名朝堂新貴,待這位喜憂參半的新貴到府一看,才發明整座府邸已被補葺一新,唯獨當年石碑基座處留下的大坑仍在。這位炙手可熱的新貴揣摩上意,當即說正要日日見此、引覺得戒,以後曆代仆人因循舊例,不但不敢私行填上,還年年著專人修整,碑坑便一向留了下來。

這是一把斷劍,泛青的劍身上刻有玄奧的雷符,隻可惜已經恍惚不全,劍鋒也是暗淡無光,看上去毫不起眼。

年青人停下腳步,昂首看了一眼門上牌匾,不知怎的,他嘴角翹起的弧度俄然變得有些陰冷,透出幾分純潔與暗淡交叉的詭異氣味。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