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貴來一趟中原,他們天然不會白手而歸。
但是一樣的破敗,在有明眼人,看來卻也不儘不異。
因而蕭文明叫上戴鬆,點起蕭家軍和戴家親兵統共三百人馬,又叫上了宋星遙,押著已被解開了穴道的劉壽,一同去劉家的老宅,尋覓那一份《百官行記》。
隻是這一返來的倉促,蕭家軍和戴家親兵隻不過是隨便照顧了一些東西罷了,大多是些耙子、鏟子之類的淺顯耕具,挖一挖花圃的軟土當然是題目不大,可要清理這麼一大片廢墟就有些難為了。
既然有權在手,那搞點銀子就順理成章了——你本身不去搞,偶然候銀子都會主動奉上門來。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我分開這才幾天?就變成這副德行了!”
這兩口箱子都得有幾尺見方,一小我底子就抱不動,把他們從地裡刨出來,都得蕭家軍這等龍精虎猛的男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劉家幾輩子欠下的幾十兩銀子——本來彷彿一座大山似的,沉沉地壓在後輩子孫的身上的幾十兩銀子——現在六麻子大手一揮,也就不消還了。
因而乎,阿誰在家長到六歲都人嫌狗憎的六麻子,搖身一變就成了劉家的好兒孫。
因而蕭文明發了狠,下達了號令:“挖!給我挖!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百官行記》給我挖出來!”
如果是尋覓其他平常的物件,看到這幅氣象蕭文明就該放棄了,畢竟他不是個有耐煩的人。
凡是而言,如果戎羌劫奪,第一挑選必定是把最值錢的物件拿走,比如金銀財寶之類。找不到的話,便會拿走一些有效的器皿,比如鐵鍋、瓷盤等等。這些東西再被拿走了,那就會拿走一些衣服布料之類的,乃至連窗簾都會被取走。
六麻子出錢,用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料,將劉家的老宅、祖墳、祠堂全都補葺一新,後輩的子孫也都請了著名的塾師,按在家內裡讀書,不讓他們再出去放牛打工了。
劉壽一看就傻了眼了,呆呆站在這麼一堆廢墟之前,說不出半個字。
誰想到六麻子運氣不錯,又是個能服侍人、會來事的,在宮裡竟被他混了個風生水起,一來二去的,竟混成了天子跟前都說得上話的首席大寺人。
“快找!”蕭文明一把把劉壽提溜了過來,“你快說《百官行記》在那裡?”
看麵前的這幅氣象,清楚是有人用心來此,恰是要尋覓一些東西,而十有八九他們的目標就是那一套《百官行記》!
隻聽戴鬆提示道:“爵爺,我看這裡不對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