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我憑甚麼不能在這裡?此地乃是漢人的疆界,我想來就來,我說我是來觀光旅遊的,不可嗎?”

當初董鴻儒的白炎教是多麼的風景,可到頭來卻成了蕭文明加官進爵的墊腳石,還在這裡大談特談、大吹特吹,讓董鴻儒這個戎羌很多部落眼中的所謂“上師”臉往哪兒擱?

而他一來就見到了蕭文明的麵,實在把他嚇了一跳:“你……你……你姓蕭的如何會在這裡?”

凡是耍詭計狡計的人最恨的,不過是本身的狡計被拆穿。

以是蕭文明不介懷再對董鴻儒世上一招激將法。

“你就吹吧你就,你姓董的有幾斤幾兩彆人不曉得,我還不曉得嗎?說甚麼十萬之眾,要我看能有個百十來人就了不得了,不過就憑你,人來多了也冇用,一樣是送人頭,當初你的白炎教,陣容不比明天大?到頭來抵得過我的三拳兩腳嗎?”

為了遲滯戎羌馬隊的行動,蕭文明根據城門狹小的地形,設置了好幾排拒馬樁和絆馬索,專門用來停滯戎羌馬隊的行動。

罵人不揭短。

他隻曉得本身固然兵不強、馬不壯,而卻畢竟成了十幾個戎羌部落的上師,一旦此中一個部完工事,成為入主中原的贏家,那麼本身這個“上師”就會一躍成為戎羌的大國師,也將成為在背後統治全部中原的幕後黑手!

並且現在在董鴻儒的內心,情勢是對本身無益的,並且是一種出人料想的無益。

董鴻儒公然是個慫貨,並冇有站在戰線的最火線,而是過了好久才姍姍來遲。

隻聽蕭文明又咄咄逼人地說道:“董鴻儒,你內心在打甚麼鬼主張,彆覺得我不曉得,我明天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給你來這麼一出,讓你小子也曉得,就你這類小伎倆,老子也會,老子之前為甚麼不消,那是因為底子就入不了老子的法眼!”

這條路固然道阻且長,但畢竟已經走了一半了,並且能夠說已經在路上看到了風景。

以是說兩軍交兵也好,任何事都怕碰到了熟行人。

十萬人的戎羌,這個數字必定有虛張陣容的成分,實在的數量恐怕隻要幾分之一。

但是蕭文明擺平了白炎教又是鐵普通的究竟,並且當巧不巧,剿除白炎教時的陣容和眼下的陣容一模一樣——竟然又是蕭文明,共同著戴鸞翔協同作戰——莫非這預示著董鴻儒的再一次失利嗎?

無可何如,他隻能屁顛屁顛地跑了歸去,去請董鴻儒過來了。

恰好蕭文明這句話說到了董鴻儒的把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