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真是說得富山吉秀喜出望外。
就連董婉青隨身帶著的丫環碧雲都說道:“是啊,是啊。這西洋景可不是隨時都能見到的,就讓他們看看吧!”
但是這筆錢,董婉青竟然是不得不賺的。
這不是一個小數量了。
他們如果光憑一筆買賣就能賺到這麼多錢,非得喝彩雀躍不成,親朋老友、左鄰右舍的,還得請彆人用飯慶賀,共同分享本身的高興,趁便奉告大師:老子發財了!
這此中有些是董家本身出產製造出來的,有些也是他們從彆處進貨買來的,團體算下來本錢在四千兩銀子擺佈,是以這一出一進董婉青這邊就能賺個一千兩。
而富山吉秀早就被蕭文明揉搓得毫無脾氣了,蕭文明對他如許的態度,他竟然也是甘之如飴,略帶羞怯地撓撓頭:“蕭大人這麼說我也放心了,不過說到底,還是我家的家主考慮殷勤,特地讓我多帶了五千兩銀子過來,這已經是我方山家銀礦大半年的產量了。”
那富山吉秀又說道:“另有,蕭大人不是需求玉鋼嗎?我捎了一百斤過來,蕭大人固然拿去用就是了。”
因而他話鋒一轉,低聲對董婉青說道:“董蜜斯放心,東西我不會白要你的,你一邊裝,一邊盤點,完事以後,我按時價給你,銀貨兩清,不會白拿你東西的。”
但是蕭文明拿捏他,真就彷彿拿捏一個小孩子一樣。
後代有人曾經給他們一個精準的評判:守末節而無大義——一些細節上的事情,他們能做得天衣無縫,但是原則性的題目就措置得一塌胡塗。
因而蕭文明便說道:“這是你故意了,你的美意我曉得,不過我姓蕭的也不會讓你虧損。如許,多出來的銀子我收下,你也不要多此一舉地再往回搬了,你給我的玉鋼我也留著,你的船也彆放空往歸去了,我送你一些絲綢、瓷器、紙張之類的東西,我們算是禮尚來往,如何?“
是以這些圍觀的看客們,隻能臨時壓抑著貪婪的動機,嚥著唾沫,雙眼死死盯著銀子——冇法拿到手裡,多看兩眼也是好的。
蕭文明實在冇有想到倭國人做買賣竟然如許實誠,要不是還記得實際中的日本人以及這個異天下的倭國人,也是那樣的殘暴,蕭文明真會將富山吉秀和他背後的方山家,當作是最好的買賣火伴了。
因而在這座還未修建完成的船埠上,就產生瞭如許一幅奇景:三百多蕭家軍的後輩兵親身脫手,在大庭廣眾之下,將統統銀兩從箱子裡搬運出來,再估摸著分量抬到大秤上,秤上的分量每湊滿一百斤,便擺成一堆,然後持續再乘第二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