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又把鄭老闆聽得一愣。
不過他彷彿已經風俗了蕭文明這類出人料想的說話體例,答覆道:“蕭大人怕是不曉得吧?印製詩集這類事情,大略就不是指著贏利取利的,大多是為了鼓吹本身的文采。此中有很多人,詩寫得不如何,偏要強行附庸風雅,刊印詩集也就是個虧蝕賺呼喊的事。”
這個事理蕭文明是懂的——不就是盜版嗎!
蕭文明本身就是個急性子,再加上他這筆錢是等焦急用的,哪能容得如許鈍刀拉肉普通地漸漸贏利?
“有一百兩銀子啊?蕭大人公然是大手筆!以小可來看,一百兩銀子,當能印製兩百冊。”
這時,卻聽蕭文明建議:“那不如如許。我們先用一百兩銀子印他個兩百冊。等把兩百本賣光了,再多加把勁,用賺的錢再抓緊印第二版,印出來就抓緊賣。一個月裡,爭奪周而複始地印他個三四版的。說不定還能多掙幾個錢呢!”
鄭老闆越說越是紮勁,話說到這裡,方纔想起蕭文明就站在他的身邊,這才閉住了嘴巴不再往下說。
蕭文明初來乍到,也成心交友一下這位名聲不錯且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不太好攪了他的興趣,便向姐姐蕭文秀道彆了一聲,就同溫伯明一道出門去了。
而那印書坊的鄭老闆,平素接待的都是一些虛假無聊的文人,他們就算是滿腦筋的銅臭,也多少要講一些斯文,是向來不會把贏利的事情說得如許直接的。
不料鄭老闆彷彿冇有給他這份麵子,答覆得非常乾脆:“半鬆先生是曉得的,鄙人是幾場科舉下來,才曉得本身不是當官的質料,隻得擔當了家裡傳下來的這個印書坊。但是鄙人畢竟是讀過幾年書的,也通一些詩詞歌賦,當然曉得這部詩譜的分量。”
冇想到盜版這東西倒也是源遠流長、超越時空,就算是這個異天下的大齊朝,也存在如許的弊端,活生生能把讀書人給逼死……
聽了溫伯明這話,蕭文明的氣才略微消了一點。
還不如不花!
提著這半桶水出去亂閒逛,陣容雖大,但不免會被熟行人看出馬腳來。如果如許,那三百兩銀子就是花出去了,也不過是給彆人看笑話罷了。
“兩百冊書?能賣多少錢?”
是以,溫伯明這個臉皮薄的墨客不免有些難為情,乃至都替蕭文明還價還價起來了:“鄭老闆,看在我們這麼多年的友情的份上,印書的代價能不能再便宜一點?我們這位蕭千戶手頭實在是有點緊,能不能多印他個兩三百冊的?這麼好的書底子就不愁賣,能多印一本就多賺一些銀子,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