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凍土(4)[第3頁/共4頁]

眼看本方坦克隻要抵擋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布布諾夫上校急了,他號令步兵跟著坦克衝出去為軍隊尋覓一條前程,哪怕捐軀很大也強過現在被仇敵一個個用長途炮火點名,但赤軍先頭軍隊方纔出來,早就已籌辦安妥、躲在暗處的希姆萊管風琴們當即按照卡裡烏斯供應的方位和間隔停止了鋪天蓋地的齊射,那一發發射擊出去的火箭彈遠比斯大林管風琴要短長很多。齊射結束以後,這些半履帶裝甲車當即離開現場,在黑夜中一閃即逝。

在捷克有一條T-34出產線賣力對緝獲的T-34坦克停止維點竄革以便投入後續利用,德國兵工專家對俄國坦克質量非常敏感,令他們感到猜疑的一點是T-34的團體質量特彆是裝甲鋼質量非常不穩定,有些型號和批次的T-34質量很好,防備程度達到乃至超越了設想目標,而有些T-34的質量卻很糟糕,那脆弱的裝甲乃至連37mm反坦克炮發射鎢芯穿甲彈都防不住――而37mm反坦克炮已從德軍中撤裝了。有些裝甲批示官乃至感慨,為甚麼颱風戰役時碰不到質量這麼差的T-34呢?不然當時底子就不會產生T-34危急。

追獵者是深受穿越影響的彆的兩個關頭設備之一,另一個是三號突擊炮。在霍夫曼決定集合精力出產4號坦克後,4號產量有了極大晉升,但這類晉升並非冇有其他代價――從客歲9月份起,武備部就按坦克武備重整案要求停止了三號坦克出產,有關出產線連續改成四號出產線,前期出廠的三號突擊炮除一小部分操縱庫存底盤出產外,其他都由回收回來的三號坦克改裝而成,因底盤和改革數量有限,出產數量大大少於汗青同期,這導致了三號突擊炮的名頭不如原偶然空來得清脆。

跟著卡裡烏斯一聲令下,裝彈手立即將一發鎢芯次口徑穿甲彈推上膛,在奧天時鎢礦大範圍開采、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的鎢礦全數售予德國再加與日本停止了物質貿易與互換後,德國團體鎢資本需求獲得了滿足,在充分供應機器、裝甲與其他設備出產後,還不足力供應炮彈這類一次性耗損。虎式重裝甲營的坦克兵們遠比汗青上幸運,每輛坦克能獲得16枚本錢更高、製造更困難但穿甲才氣也強很多的鎢芯次口徑穿甲彈(汗青上一輛虎式很少獲得超越5發的配置,考慮到現在虎式坦克團體具有量是汗青的好幾倍,霍夫曼也有資格拍著胸脯扮土豪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