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結束,強行登船。”
此次參聯會撥付了65萬噸物質:光高品級的航空燃油就給了10萬噸,另有800輛謝爾曼坦克、1200架各種範例的飛機(比如P39\P63戰役機,A20進犯機等),彆的另有2萬多噸裝甲鋼,3萬噸鋁錠、銅錠,3000多輛道奇卡車,1000多輛吉普車,500多門蘇聯急需的90mm高射炮。固然數量、質量與援英不能相提並論――英國每月能夠獲得將近150萬噸物質,蘇聯均勻每月不到30萬噸。而實際上美國為英國支出的物質高達300萬噸(其他都是耗損),遠東航路除船隻出事外,根基都能安然到達。按照尼米茨的建議,在美國團體轉入計謀防備後,力求向蘇聯、英國援助更多物質以便他們拖住軸心力量。
“不不……”馬克若夫趕緊點頭,“不能開仗,也不能讓他們登船。”
“2分鐘。”
美方本來對蘇聯戰役力不屑一顧,以為赤軍戰役力太水,幾倍於敵都打不過,但本身實地和德國人比武後,特彆是在具有絕對上風火力和空中援助的環境下,幾倍於敵一樣打得如此吃力,大師就開端重新核閱起斯大林老爹的戰役力來,以為赤軍固然頻頻失利,但起碼還在兵戈,還在持續耗損德國人,虧損在於物質特彆是重設備不敷,倘若俄國人能獲得更多的物質和設備,說不定會表示更好。
“還冇!”
跟著日軍打出旗語並收回電報,護航的蘇兵艦長已模糊約約感到不妙,但仰仗手裡6條擯除艦又有力順從,隻好將告急電報發送給船隊,但願上麵之人儘快想體例。
“我曉得是中立,中立就不能打了?打沉了就是我說了算。”西村祥治滿不在乎地擺手道,“幾艘擯除艦也敢叫板,信不信下一分鐘他們全變成零件沉下去!”
一批又一批海員被日軍從船艙裡拖出來,全數被槍指著腦袋跪在船麵上。
“長官,對方回絕我們登船。”
“日本鬼子要對我們宣戰了麼?”看著頭頂飛機不竭迴旋,每小我都喃喃自語,大部分把持貨輪的美國海員則本能地捧首鼠竄。
“飛機另有多久到?”
西村祥治對勁地點點頭:“好傢夥,逮到大魚了,也就是堀悌吉長官有這個魄力,希冀軍令部那幫隻會拖後腿的縮頭烏龜,無能成甚麼?”
第二分鐘內,4艘最下級一字排開,炮塔全數扭轉起來,對準了麵前的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