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敵到底如何了?”在衣阿華上觀戰的霍蘭德奇特地自言自語,“為甚麼一點動靜都冇有?不是說他們起碼有一個大隊的兵力和火炮麼?”
拂曉開端,對貝蒂歐的炮擊和轟炸整整持續了7個小時,無數大口徑艦炮和陸航轟炸機投下的大口徑航彈向這個麵積隻要1平方千米的島嶼肆無顧忌地傾瀉火力,整座島嶼覆蓋在一片煙霧中。日軍冇哪怕打出一發炮彈停止反擊,整座島彷彿昏死疇昔一樣。
在覈心淺水礁盤上,他設置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錐、切瑚堆、鐵刺網和椰木柵,並共同大量火炮和步兵兵器,以阻擊仇敵的登岸舟艇。多量半地下式堡壘,上麵覆蓋著厚厚的椰木、鋼板和珊瑚沙,足以抵抗大口徑艦炮的轟擊。島上共有11處岸炮陣地、均係混凝土鋼板修建,內裡設備的滿是水兵通用的8英寸艦炮。海灘地帶另有25門野炮,全設在堅毅火力點中。
更大的變數來自於美軍本身,承平洋艦隊的打擊氣力遠不如汗青上強大:汗青上美軍承平洋艦隊傾巢出動,統共動員了9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14艘護航航母和5艘正規航母,其他還稀有不清的運輸船隻和保障船,但因為南承平洋戰役、印度洋戰役和巴拿馬戰役的曆次喪失,此次美軍投入打擊的艦隊力量隻要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6艘護航航母和2艘正規航母(艦隊航母、輕型航母各一艘)。
美軍對吉爾伯特群島的打擊進入第二天,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篡奪馬金島後,哈爾西將下一步打擊目標對準了塔拉瓦。
說是島嶼,實在塔拉瓦是一串珊瑚礁構成的環礁,團體閃現三角形,暴露水麵的小島約有20個。此中貝蒂歐是此中最大的一個,也是日軍防備最堅毅的島嶼,而這恰是美軍進犯的重點目標。
在這麵積僅為1.18平方千米的珊瑚島上。日軍駐兵2500人,滿是水兵陸戰隊,司令官是柴崎惠次水兵少將,彆的另有一個工虎帳和近千名朝鮮勞工,使島上軍隊總數約達4500人。出於吉爾伯特孤懸外洋的地理位置和庇護絕對國防圈的首要性,柴崎上島今後一向在修建工事,到現在位置,團體工事構築還冇有達到他等候的程度,但大抵表麵已完整就彆了。
在島嶼縱深,工兵們連續修建了極其龐大的防浮泛體係,戰壕和溝壑縱橫交叉,在地下修建起了一條交通線,柴崎本人的批示部設在一個用鋼板和一米厚混凝土當圍牆的巨型堡壘中,他曾敵部下誇下海口:“塔拉瓦工程修建結束之日將固若金湯,哪怕100萬美軍前來打擊也拿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