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導彈先驅[第3頁/共4頁]

讓人感興趣的發射過程即將開端。

多恩伯格少將彌補先容道:“火箭推動劑可分為液體燃料和固體燃料兩種,A-4火箭是典範的液體燃料,萊茵金屬―波斯格公司則承擔了多級固體燃料火箭研製項目,按照技術參數它的團體重量約為1700公斤,能照顧1200公斤擺佈的彈頭,最大射程在200千米以上,我們內部稱呼他為‘萊茵使者’。固體燃料相對液體燃料能夠將彈體做得更小,也能夠實現燃料事前較長時候存儲,但技術難度更大,目前在團體進度上遜於A-4項目。”

霍夫曼皺著眉頭:“聽上去很費事也很傷害,有更好的體例麼?”

布勞恩畫了一個示企圖,用最簡練的言語解釋起來:“火箭采取慣性導引,發射後以垂直或近似於垂直的角度爬升,當燃料燃燒結束後推動器會把火箭推送到必然的高度和速率,此時約莫在離地80-100千米的空中――那意味著已衝出大氣層,落空動力的火箭會在這個高度頂點遵循慣性並受重力影響沿拋物線持續射向目標。因為氣流、風向等身分,火箭在發射中遭到的力矩並不是均勻穩定的,是以很難包管實在射程與設想射程分歧,我們在上麵安裝了陀螺儀停止姿勢調度,確保落點不會偏差太多以進步精度――我們管它叫圓概率偏差,目前偏差仍然在5千米擺佈,我們正嘗試給火箭安裝飛機上利用的無線電指導體例,但願能有助於減少射中偏差……”

“這不焦急。”

格哈德・德根科比是施佩爾在武備部的得力部下,曾經主管過克虜伯和亨舍爾的機車出產事情,他用了半年時候將兩家公司的產量晉升了兩倍以上,現正調和第三帝國坦克武備的出產,他對兵工設備的可出產性和本錢有非同普通的敏感,便隨口問起了火箭的代價。

這時候傳來了A-4火箭發射勝利的動靜:火箭飛翔高度達到96.5千米,累計飛翔了296秒,這段時候一共飛翔了201千米,在間隔預定目標另有4千米時爆炸,爆炸前最高時速達到5280千米/小時(約莫是4.8倍音速),超越了任何已知飛翔器乃至炮彈的速率,統統人都開端鼓掌,同時對第二個項目標發射實驗充滿獵奇。

“比A-4火箭要可靠安然,畢竟內裡隻要汽油。”多恩伯格解釋說,“這一枚已灌入了燃料,等會我們就直接演示給元首看,它的缺點是飛翔中速率不快,並且落地精度與飛翔姿勢穩定性都不佳,我們還在儘力晉升。”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