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美國俘虜題目。英國方麵以為這不是德國的戰役俘虜,這是因為美軍參與英海內政而被扣押的美國軍隊。言下之意很有效這批人馬從美國調換好處的考慮,但霍夫曼明顯不會同意讓這10萬之眾再返回美國。
“但那邊的當局都從屬或跟隨我們的線路,或者我們在南非也這麼辦?”
第三是南非、紐芬蘭、英屬圭亞那等外洋領地一攬子題目。
顛末幾次會商,這個定見終究被接管。
是以霍夫曼的決定很簡樸:把南非打下來。
裡賓特洛甫膠葛的首要題目隻要一個:攻打南非的戰役中,倫敦當局該如何表示?
這些辦法極大地顯現了英德乾係的和緩,在黑貓有關演講且相乾食品船到達英國後,英國社會開端根基穩定下來,但橫亙在英德之間另有三個題目:
PS:稍晚另有一更,抱愧……
7月9日,從東京傳來動靜,日本大本營情願就巴基斯坦題目停止恰當讓步,顛末科爾的調停,點竄前提包含:
艾登還想再還還價,裡賓特洛甫態度很倔強地奉告他:“這已是日方最後的前提了,不能再行變動,不然他們將當即篡奪巴基斯坦――上麵儲藏著的黃金白銀和其他物質夠日本向我們買這些物質。”
“你們在東方國度趕跑斯大林權勢後不也冇有停止占據麼?”
霍夫曼最後提了定見:這批美軍戰俘仍然扣押在英國,由英國軍隊和即將在英國駐紮的德軍停止兩嚴懲理,既不托付美國、也不交給德國,等德美戰役實現後再由英國與美國持續商談開釋體例並決定好處歸屬。
同時為了打擊英國權勢,霍夫曼向歐洲各國提出“向羅得西亞進軍”的標語。
總而言之一句話:英國要想從德國手中拿到南非,想不支出代價是不成能的。
3、500萬噸石油打消(因為英國不產石油),代之以托付300架蘭開斯特、200架蚊式轟炸機;
裡賓特洛甫提出的第一條定見擴大法屬羅得西亞的領地:德方和法國當局相同安妥,將把馬達加斯加島上200多萬非洲土著遷徙到法屬羅得西亞。
最後一個倒是不大不小的費事點。目前在南非另有10萬美軍,近3萬英軍和15萬南非軍隊,加起來合計30萬兵力。因為美方裹挾,在南非的3萬英軍已宣誓儘忠丘記英國當局,以揚-克裡斯蒂安-史末資(英國陸軍元帥軍銜)為代表的南非聯邦也回絕承認倫敦當局的正統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