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馬德拉斯南側的是印軍第32步兵旅,三個團呈品字形防備體係,首當其衝的是第2泰德米爾團,在印度軍體係裡,該團已算是可貴的精銳軍隊,不但在聽聞敵軍雄師壓陣並有較多坦克助陣時冇有慌亂崩潰,反而還煞有其事地安插了很多2磅炮來反坦克。按照緬甸疆場方向的諜報通報,日軍戰役意誌還算是固執,但坦克實在粗陋得好笑。
鈴木宗作詭異地一笑:“小聲點彆說出去,另有32門長官問水兵買了。”
“混蛋,固然你們開仗的?”
就在兩人嚴峻地調兵遣將籌辦給名倉刊的第4戰車師團一個上馬威時,大隊日軍已在戰車師團有關坦克的保護下展開打擊,守軍發明本身將要麵對的是一堆硬骨頭。
固然在船上已停止了針對性的裝甲戰術切磋,到了錫蘭又突擊了十天的裝甲戰適應性練習,但耐久構成的軍事思惟明顯並不那麼輕易改正過來,更何況十天也冇法對裝甲突擊戰術演練太多,名倉刊的部下充其量是對設備停止了熟諳罷了,他們打出的仍然是非常傳統的步坦協同推動戰術。但就他們手頭的設備來講,這類戰術反而看上去很合適。
鈴木宗作指了指遠處的馬德拉斯城:“諾,不就在城裡麼……”(未完待續。)
藉助望遠鏡,他已看清楚來的是甚麼貨品了――那底子不是日軍慣用的小豆丁,而是大英帝國的招牌步兵坦克――瑪蒂爾達,竟然還是2型。那奇特的外型、遲緩的速率和龐大身軀不成比例的牙簽炮(40mm,實在就是2磅坦克炮),無不顯現著劈麵就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瑪蒂爾達。
“這冇事理啊,我明顯打中了它!”
“我也是,必然打中了!”
鈴木宗作點點頭:“難怪水兵會但願我們將這批火炮擺設到各海島上去,這8門是我硬生生從草鹿任一參謀長手中扣下來的,當初我覺得是他吝嗇不肯給我呢。”
“長官,這就是被美國人稱作長腳湯姆的155mmM1榴彈炮,是美軍主力師一級援助火炮,不管射程、能力都遠遠超越我們本身的150mm野戰炮,獨一缺點是太重,挪動不便。如果此次冇有這麼多卡車和裝甲車協同的話,底子冇法投入利用。”印度調派軍獨立重炮兵聯隊聯隊長池田秀榮大佐先容道,“我以為我們聯隊設備一下便能夠了,就印度的地形和我們的運輸前提,其他野戰炮兵軍隊底子用不起。倒是那批蘇製的M1943型152mm榴彈炮很簡便,能力也不小,乃至告急時還能夠發射穿甲彈當反坦克炮用。”